养老机构新机遇来了吗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10%的时候,这个国家就正式成为老龄化社会了。在镇江,2012年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8%,2020年将达到25%。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已是刻不容缓。
 
  国办:一床难求,排队等候
  2000年,镇江市社会福利中心大院内,一栋六层的小楼张灯结彩,作为该市的首家国办养老机构,镇江市老年公寓在这一年正式对外营业。
  118张床位,专业的厨房和医护人员,合理的收费……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老年公寓无疑打破了人们的传统印象。然而,现实却浇了一盆冷水——在最初的几年,这里固定入住的老人不足30人。
  “没办法,传统的孝亲文化实在根深蒂固。”在老年公寓主任侯志宏的印象中,窘迫的状况在2010年左右有了明显的改观。时至今日,“一床难求”成了镇江市老年公寓的生动写照。“118张床位全部满员,明确记录的排队等待入住的老人有20多位,经常打电话来询问、碰运气的就更多了。”侯志宏说,如此的变化根源于观念的转变,其中特别是老年群体转变,“近年来,老人主动提出入住,子女无奈同意的情形不在少数。”
  在侯志宏看来,精神层面的富足是老人们最大的需求,而这一点恰恰是养老机构“束手无策”的。“老人们有着独特的倔犟,不打扰、不麻烦是他们对子女爱的体现。”
  在镇江的110余家养老机构中,国办养老机构仅有7家,提供了近2000张床位。由于收费合理,硬件设施完善,医护人员相对专业,此外,还常有志愿者前往陪伴老人,因此床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采访中记者却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不到50%,“民办、国办放到一起,就是冰火两重天。”
 
  民办:护工短缺,收益甚微
  在跑马山附近的一栋3层建筑里,楼梯陈旧、石灰墙壁剥落,二十几个房间布局杂乱。随意推开一间房门,两张简单的木板床、一个大衣柜、天花板上布满灰尘的电风扇是为数不多的电器……如果不是附近的居民告知,你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家民办养老院。
  “2006年左右开业的,大概一年前就关门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入住率不高,赚不到钱,这家养老院的设施设备短缺,养老服务大多停留在基本的生活照料上。如此一来,经营也就进入了恶性循环。这样的情况,在民办养老机构中并不少见。
  “目前全市范围内,民办养老机构近50家,入住率能维持50%就不错了。”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负责人李正云告诉记者,2004年国家首次放开民办养老机构,2008年前后,该市掀起了一股民间投资建设养老机构的热情。由于资金、经验有限,第一代民办养老机构大多床位少、建筑标准低,如果不及时更新改造,很难适应市场化的竞争。也正因为此,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举步维艰,“欠债”越来越多。
  甘露养老院成立于2004年,是该市的第一批民办养老机构。九年时间,这里经过了搬迁、扩建、翻新。硬件设施完善,自然有着较高的入住率和业界口碑,那么效益又如何?负责人娄桂琴给记者算起了账:平均一个老人月收费1300元,100个老人一年就是150多万元,扣除房租30万元、工人工资40万元、水电费15万元、一日三餐成本开销30万元、硬件更新10万到20万元,夫妻俩真正拿到手的钱也就比上班略好一点,“如果有老人出了事故,或者要扩大再投入,就又一把投进去了。”
  “对于养老机构而言,护理人员的‘用工荒’一直是个难点。”由于用工条件一降再降,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从业道德自然难以得到保证。
 
  前景:新一代养老机构已起航
  “超乎想象地快。”李正云说,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年份在2000年左右,镇江基本上与全国同步。但随后,镇江“老化”的速度则大大加快。截至去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在13%,预计2020年可达到17%,而镇江去年老人总数为56万,按300万人口计算比例达到了18.6%,到2020年将超过75万人,占比达25%,意味着四人之中就有一人是老人。
  从2012年开始,李正云接到的关于开办养老机构方面的咨询电话明显多了起来。
  “仅今年上半年镇江就新增养老机构6家,新增床位653张。”如果说,镇江的第一代养老机构创业者多是小打小闹的浅尝辄止,那么新一代则呈现出大企业集团,大手笔投资的另一番景象:丹阳一家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000张,二期建设已经开始;投资1个亿,1000张床位的国办养老机构也已在规划中;此外,随着扬中、句容等项目的启动,未来5年内,镇江也将出现升级版民办养老机构。
  为了加快构建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该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自建养老机构享有土地和税收优惠;机构内每张床位享有4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入住满一个月的老人享有60—100元不等的运行补贴;机构中的水、电、气都享受“平民”价……以一家100张床位的民办养老机构为例,按照市场行情,每张床位的投资在2万元左右,200万元的总投资中,政府买单的部分可以达到80万元。
  在李正云看来,社会养老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不管谁投资兴办,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支持,尤其是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办的养老机构,将是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但与此同时,家庭才是养老的主体,“无论老人在何处养老,子女的牵挂、探望必不可少。”
 
    (来源:镇江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