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机构养老能否让老有所依成现实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根据民政部2013年9月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已近5000万,农村老龄化水平平均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据了解,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在家留守,是如今很多农村家庭的实际生活模式。对于一些不具备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料,“老有所依”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成为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普遍实际需求。
 
一线城市“一床难求” ,农村养老院仍有空余
连续下了几天的雪,立春后的古城西安反倒寒意更浓,在长安区中心敬老院门前的小院中,大树枝桠间、低矮的冬青丛里,还有未融化的皑皑白雪。可一走进该院五保老人居住的供养楼,便觉有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屋里暖和着呢,比家里冰锅冷灶的强太多了,我三十晚上也没回去,大家一块儿在这过的年。”坐在自己房间的床上,69岁的刘一强老人笑着对记者说,自己家住长安区黄良街办,是村里的五保老人,没有儿女,住进养老院前一直独自在家生活。“自己照顾自己,年纪大了,只能做个饭啥的,其他活也干不了。”去年5月长安区中心敬老院建成后,刘一强老人就搬了过来,而在这里,和他情况类似的五保老人还有41位,每2-3人居住在一个标准间,屋里有暖气空调,伙食和日常护理也有专人统一管理。“比家里好,吃穿都有人管,闲了还能做做操、扫扫院子活动一下。”
而在几十公里外的周至县中心敬老院,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景象,由于天气寒冷,老人们大多没有出门,在屋子里呆不住,便三三两两聚集在走廊聊天。厨房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剥洗几只鸭子,食堂的面积虽不是太大,但布置得十分喜庆。“明天就是元宵节,这些鸭子是我们自己养殖的,绝对安全无公害,提前清洗准备好,过节时大家一起聚餐,还会有志愿者来表演节目。”敬老院院长张周炜告诉记者,由于居住的老人大多来自农村,院内还专门开辟了土地,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家畜,既满足了老人的劳动需求,也实现了蔬菜肉食的自给自足。
日常的生活起居有人照看,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还有很多同龄人住在一起,不会感到孤单……如今,设施完备的敬老院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年人的选择,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甚至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局面,老人为等待一张床位竟需要排队几年。然而,在我市一些农村养老院进行走访时,记者发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今开设在农村地区的养老院,大多仍有相当数量的空床位。而在城市中颇受欢迎的“家庭式”老年公寓,更是备遭冷落。
“从去年5月开始运行,现在院内住有116位老人,其中五保老人42位,其他都是自费托养。”长安区中心养老院院长童亚群向记者介绍道,该养老院共提供390张床位,如今的入住率还不到1/3,除了由民政部门送来的五保老人外,其余74位自费入住的托养老人,大多是来自长安区或西安市区的城镇居民。而在长安区和周至县中心养老院,都设有“家庭式”老年公寓,这种独立房间,内设卫生间、厨房,家具齐全的房型,可以供老两口单独居住,在南方城市很受欢迎,事实上,在西安市区内的一些养老院,这种类型的公寓也供不应求。“但不大符合陕西农村的现状,”张周炜表示,“咨询的人多,但真正入住的寥寥无几。”
 
新旧观念碰撞,农村居民在顾虑什么
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数量的快速增长,让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也让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今,农村老人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即便是国家承诺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的五保老人,虽然原则上集中供养,但现实却是大部分都在分散供养。
“不是没有养老院,而是老人不愿意住进去。”谈话间,长安区民政局副局长吕明理也显得有点无奈,“每送一个五保老人去养老院,都要层层动员,先给老人自己做工作,再给监护人做工作。”五保老人既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大多没有儿女,有些身体或智力残疾,没有自理能力无人照管,甚至靠在村里流浪生活。对于这些老人,分散供养的国家会发放每人500元/月的补贴,如果集中供养,则是将800/月发放至养老院,让老人免费入住。“但即便如此,说要去养老院,这些老人仍然感到反感,一方面是有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是习惯原来的生活方式,虽然各方面条件比家里好,但总觉得不适应、不自由,有些在养老院住一阵,又觉得舍不得家里,还要回去住几天。”除此之外,吕明理也坦言,虽然没有子女等直系亲属,但五保老人往往有子侄、外甥等作为监护人,如果老人尚有自理能力,留在家中还能帮忙劳动、照看孩子,并可以拿到补贴,这也成为监护人不愿送老人去养老院的原因之一。
除了由国家出钱供养的五保老人之外,对于有子女和生活来源的农村老人而言,观念桎梏和经济压力,则成为了阻止他们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缘由。“农村人普遍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很多老人心中,‘把我送进养老院’等同于‘不要我了’,在这样的心态下,即便儿女远在外地打工根本不能照顾,老人宁愿在家独守空巢,也不远住进养老院里去。”吕明理说,不仅是老人,儿女们出于爱面子的心理,也不会为父母选择养老机构。“担心周围亲戚、邻居看不起,指责自己‘不孝顺’。”此外,经济因素也占据了重要一点,“社会养老院的收费最低也要八九百元/月,高的一千多甚至数千元,这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在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双重制约下,大多数农村老人都对养老机构敬而远之。吕明理表示,虽然长安区内公办和民办养老院加起来达到20多家,提供的床位共5000余个,但接收的几乎全是城镇老人。“就算养老院建在家门口,老人们也并不一定愿住进去。”
 
期待养医结合,幸福院或成破局之道
在采访中,吕明理曾提到,如今农村养老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配套软件不足、医养结合不到位等问题,”而这一观点也在张周炜院长处得到了证实。
“养老机构毫无疑问是个朝阳产业,但如今的农村养老院普遍面临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的困难,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流失率也很高。”张院长坦言,在周至县中心养老院内,30个工作人员就要照料100多位老人,一年365天都要有人值班,个别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甚至需要专人24小时照看护理,日夜颠倒、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很常见。同时,医护人员短缺也是一个难题,“养老院里工作辛苦、待遇比不上大医院,没有医生愿意来,只配备了护士进行简单的应急护理,一旦出现老人生病的情况,只能拨打120紧急往医院送,有时深夜情况突发,值班人手少,连个帮忙抬上救护车的人都没有。”养医结合尚未到位,使得很多农村养老院不具备相应的医疗条件,虽有医务室却无有职业资格的医生。不难发现,在硬件不断完善的同时,软件和配套设施,更成为农村养老机构亟待补上的短板。
“其实,农村养老的需求非常大,以周至县为例,许多生活在沿山或深山地区的群众,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空巢、留守老人的比例相当高。他们往往经济贫困、生活艰难,只能自己照顾自己。”采访中,谈起一些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周至县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谭勇涛颇有感触,“甚至出现过老人在家中突然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的悲剧,不由让人闻之心酸。”而这些老人由于故土情结浓厚,或受限于经济条件,不愿或不能走出村子赴机构进行养老。此时,“离家不离村”的“幸福院”养老模式,或许将成为一条新的解决之道。“形式类似于城市中的社区托老所,在村子里设立老人幸福院,集中提供一日三餐,日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并提供住宿床位等,让老人有处吃饭、有人关心,这种形式无疑更加适合农村老人的现状。”谭勇涛表示,如今在西安很多区县的农村地区,都已有类似的老年餐桌、幸福院开始建成运营,但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希望能够进一步占领阵地、继续推广,因地制宜开展老年人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服务,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让更多农村老人‘老有所依’的梦想变成现实。”
 
(来源:西安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