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养老大王”撑起了一片“红景天”
作者:   来源: 浙江日报  2021-05-11


  目前,养老机构的生存现状仍然比较艰难。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温州,确有这样一个“异类”。

  温州市红景天养老集团董事长董琦,在养老事业顺风顺水时,不引进资本,不盲目扩张。他用20年时间,开办33家养老机构,在业内撑起了一片“红景天”。

  “养老是螺旋式发展的产业,让人很踏实,我心甘情愿一步一脚印走下去。”董琦坦言,见过阳春白雪,也吃过咸菜豆腐,这条路行得不后悔。

 

  起步:酒店业起家,不惑之年改行办起养老院

  曾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沿阵地的温州,在当年出了众多行业精英,董琦算是养老行业中的佼佼者,被当地人称为“养老大王”。而这个名号,源自一片孝心。

  在20世纪90年代的温州,把家中老人送进养老院,是件不太体面的事情,甚至会被认为不孝,董琦深有体会。当他的奶奶说出“坚决不去养老院”时,董琦被触动了。他发现,不愿意进养老院的原因有观念问题,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时养老院的条件确实太差。

  要改变这个局面,谁来打响第一枪?当时,董琦从事的是酒店行业,事业正如日中天的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能否把养老院做成宾馆的样子。

  说干就干。20013月,温州鹿城区广化路有一个按幼儿园建设的物业要改建成养老院,项目有3层楼,200张床位。四家企业投标,30万定金,董琦也参加了。谁知开标当天,只有他一个人到场。

  “我真有点怕了,都想过把订金退回来。”董琦坦言,当时想过打退堂鼓,后来加价1万元,“不情不愿”地中了标。

  只能硬着头皮干了。他到上海、香港,甚至出国到日本考察,回来后,提出“宾馆式服务、医院式管理”的办院理念。但市场并未给董琦“开门红”,7月开张后的4个月里,公寓里总共才住进9个人。

  “把服务做好做精,我不信做不起来。”董琦憋着一口气,随着口碑的扩散,当年年底前,竟一下子住进了40人。

  为了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次年,董琦乘胜追击。在鹿城区蒲鞋寺街道,他将政府腾退房产改成50多张床位的老年公寓,又收获了一批“粉丝”。

  接下来的两年,“红景天”在温州其他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踩过坑吗?”记者问。

  “当然踩过!”董琦毫不忌讳。

  在“实验”过机构辐射居家模式、单人房模式后,他想尝试套用“香港模式”(单人格子间)改造一个新项目。但这次水土不服的尝试,让他翻了个大跟头。

  “老人的素质还没有这么高,有些抽烟喝酒影响他人,家属探视时间也无法协调,负面反响较大,入住率低迷。”于是,董琦下定决心,将两层装修全部推到重建,一下又贴进去大几十万。

  

  扎根:严把服务质量安全关,把员工当成自家人

  住满一家,再扩张一家,稳扎稳打,是最初董琦给自己定下的原则。

  2012年左右,在国家政策鼓励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背景下,董琦将酒店生意完全剥离,全心全意投入到养老事业。2013年,他第一次跨出温州,在嘉兴中标了一个项目,之后以每年两三家的速度扩展。扩张中,唯一不变的是坚持直营,将管理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红景天员工有个“福利”,凡是进机构后满五年的,每年都按“优秀员工”奖励。家属还有额外奖励,董琦给上岗第一年的护理员父母每月发100元,第二年涨到200元。每年春节,他顾不得走亲访友,坚持去外地给护理员父母拜年,送红包,一送就是十来年。

  “把我们当亲人看啊!”一位护理员的母亲曾感动地说。

  同时,董琦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技术比武、行业比赛,并拿出真金白银来奖励。2005年开始,他就鼓励管理层员工入股,激发创业积极性。

  程德芹是20年前董琦团队的元老级员工。2015年,她查出甲状腺癌,正当她陷入绝望时,董琦四处奔波为她找医生,坚定她手术的信心。当程德芹手术后从病床上醒来,睁开眼的一刹那,董琦带着团队七八个中层围了过去。

  “这份胜似亲情的同事之情,我们怎能不扑心扑肝地把活干好呢!”程德芹的话朴实而真挚。

  董琦认为办企业的理想状态是,70岁的员工依然还愿意效力,可以是做培训、做指导,将企业文化传承下去。

  董琦开办的30多家养老机构里,几乎很难找到有着类似装修的两层楼,每一层都根据入住老人的情况个体定制,有模拟海边的环境,有模拟大自然的丛林鸟鸣,有模拟类家庭环境……不久前,院里一位认知症老人一到晚上就狂叫,吵得大家难以入睡。护理人员利用认知症照护的专业知识,在房间安装一个灯箱,模拟白天场景,这样一个小细节的改变,就让老人安静了下来。

  在红景天旗下机构,凡是新入住的老人,都会得到一束鲜花,每年生日大家还会一起为寿星庆生。

  “子女不在身边,我们替他尽孝,把关好服务质量,利让给老人,大家没有理由不抢着来。”董琦说。

  

  拓展:不问出处,“外来和尚”走出浙江闯未来

  跳出温州,走向全省。2013年下半年,董琦在嘉兴秀洲区王江径投了50多万元,与当地政府合作,办了他在温州以外的第一家机构,也是浙江第一批公建民营招投标项目之一。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这个项目,并在养老公寓门口,专门修了一条路,取名“红景路”。当时,董琦提出要做医养结合,当地政府也同意把附近卫生院搬到养老公寓里,解决入住老人的一部分医疗需求。

  2017年,“红景天”走出浙江,扎根福建,分别在石狮、霞浦、莆田建了4家养老公寓,拿下1050张床位。“红景天”在本土积累的经验,在异地找到施展空间。

  从2016年开始,大型央企和国企开始收购民营企业,一股强大的力量进入养老市场。

  “冲击大吗?”“确实有影响,我也已经明显感受到了。”但董琦并不担心,他的观点是,百花齐放是良性的,大有大的市场,小有小的盆景,这样才能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不少“热钱”也想进入养老领域,开办机构是一大选择。

  “现在投资养老机构,还有机会吗?”不少人问董琦。他给出的建议是,如果是“小白”,一要和懂行的合作,二要有取舍,永远要把核心资源留在自己手里。具体说,首先调整投资心态。养老机构是一个回收周期相对较长的项目类型,急功近利想赚快钱的,不要进。其次,要初步了解市场,养老机构一年入住50100人是比较理想的,但也要看当地的竞争情况,所以定价要绕开竞争比较激烈的细分市场。同时,地段很重要,地级市尽量设置在城区中心,县级城市可以在城区边缘,但最好也不要离开城区。

  董琦今年已经59岁,整整20个春秋的摸爬滚打,让他对养老有了更深的理解。他认为,养老行业一定要稳扎稳打,千万不要冒进。也不能只想政府的补贴,要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盈利模式。同时,国内养老市场越来越规范,监管越来越严,数字化能力不断增强,养老服务5年内可能要赶超一些发达国家,一定要依靠数字化改革的红利,服务创新,理念创新。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