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养老社区“一床难求” 险企加快投资布局
作者:   来源: 搜狐  2017-12-08

  歌曲《当你老了》中的人生晚景充满浪漫情调。然而在现实中,步入老年后的养老问题却令很多人烦恼不已。解决养老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多方努力,保险业正是重要一员。投资建设保险养老社区是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本期《保险周刊》聚焦我国保险养老社区的开发运营现状,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保险业如何助力解决养老问题。养老,已然成为国人最感焦虑的问题。 近期,由平安财富宝发布的《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显示,无论是自己养老,还是父母养老,对于没有足够的收入保持现有生活水平、生活起居无法得到照顾、医疗费用没有保障等方面的担忧,使国民在养老问题上陷入重重焦虑。养老问题是每个家庭需要面对的难题。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将提升到17.8%左右。在老龄人口增加的同时,老龄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等趋势同样日益明显。而且,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尤其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2015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约为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高达18.3%。妥善应对好人口老龄化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目标客户群体趋同
 
  养老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保障问题。而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障,正是保险行业的优势所在。在政策的鼓励下,活跃在市场前沿的保险企业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
  保险养老社区是指由保险机构投资并具有实际控制权,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集居住、养老和护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区。2007年以来,我国保险公司纷纷开始试水投资建设保险养老社区。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8家机构投资的29个养老社区项目,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海南等18个省份,占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金额678.2亿元,床位数超过4万张,其中部分养老社区项目已投入运营。据记者了解,多家保险养老社区“一床难求”。不同的人群拥有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需求上的差异也促成了养老社区的不同定位与差异发展,使不同险企投资建设的养老社区体现出不同的运作特点。但据记者观察,各家险企的目标客户群趋于一致。除“合众优年生活持续健康退休社区”将客户群体定位于中等收入阶层,将社区选址锁定在养老压力较大、收入中等的二线城市外,更多的保险养老社区将中高端客户视为目标群体。借助集团在医疗资源方面的优势,“泰康之家”推行“医养融合”,在为客户提供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之外,还提供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在内的医疗康复保健服务。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嘉园”推行“健康管理+养老养生”模式。中国太平的“梧桐人家”,则设置了独立生活、协助生活、失能及失智护理等不同区域,为老人提供不同程度的照护服务。若老人健康状况变化,则可迁移至相应的住区。  
  保险公司建设养老社区,最重要的还是与保险产品相对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打通养老服务产业链。购买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产品,保费累计达到一定额度即可获得入住养老社区权利,是保险公司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链接起来的最为常见的方式。购买泰康人寿“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中国太平“悦享金生”以及“国寿颐享金生年金保险(分红型)”等产品的客户,缴纳保费达到一定条件后,则有权利选择入住对应公司旗下的养老社区。而合众人寿在国内率先将养老社区的实物(房产)与传统的养老保险产品对接,用房产的租住权替换传统养老保险产品的现金收益。
  
  投资策略有轻有重
 
  建设大型保险养老社区需要保险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这样的重资产模式十分考验保险公司的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为了避免完全押宝重资产模式的风险,很多保险公司尝试“轻”“重”并举,将轻资产模式作为重资产模式的必要补充。
  合众人寿医疗养老事业部总经理刘鹰在首届中国保险养老社区论坛上坦言,“重资产模式投入非常大,而且建设周期、运营周期非常长。”因此,较早以重资产模式布局养老社区的合众人寿,选择了将“轻”“重”两种模式相结合,同时国内外实现联动。在多地投入建设合众优年生活持续健康退休社区的同时,合众人寿也以股权投资的轻资产模式收购国内外的养老社区或养老机构,将国外的先进运营体系和服务标准引入国内,也使收购的国内养老机构同优年社区实现互补,从而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同样较早开始探索养老社区建设的泰康人寿,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要做养老社区的所有者,又要做养老社区的经营者”,主打“重资产投资+轻资产服务”的商业模式。自2009年率先获得投资养老社区试点资格以来,泰康人寿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杭州等八个全国重点城市投资建设大型医养社区,在医疗、养老产业的投资达200多亿元。
  同样采取轻重并举策略的还有中国太平。在上海投资兴建“梧桐人家”项目后,太平人寿又在自身的养老服务体系里加入第三方养老社区。太平洋保险则主打轻资产模式。以收购和租用城市中心城区现有物业并改建成养老设施,成为太保集团投资养老产业板块的首要选择。
  布局养老养生相关产业,实行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通保险、医疗、养老三者之间链接,形成养老产业生态闭环,是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建设的另一种思路。中国人寿提出的“大养老”就是如此。依托资源优势,中国人寿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投资导向,打造养老产业集群,提供多方位专业服务,“跳出养老做养老”。中国平安落地浙江桐乡的“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护理、医疗、膳食、康娱等多方面的丰富服务,还配置了不同类型的养老公寓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
 
  盈利模式是关键
 
  目前,我国保险养老社区建设虽已初见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保险养老社区的未来发展,因此值得业界人士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养老社区项目一般是由保险公司直接投资或参与运作。投资建设养老保险社区所需的开发资金数量巨大,而且回收期长,一旦商业模式不清晰、盈利前景不明朗,保险公司就要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刘冬姣教授就提醒保险公司在涉足养老社区领域时要打造好资金链,“保险公司的介入要注意资金链的构建,可以借助资产证券等方式。联盟的形式也是解决资金链问题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像养老社区这样的重资产模式投资来说,盈利模式十分关键。此前,华夏人寿战略发展部负责人梁树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对于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不动产,最大的困扰来自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对此,一些公司在开发保险养老社区时往往采用“轻”“重”并举的策略。此外,在运营过程中,保险公司还可以发掘其他盈利点。例如,通过与养老社区相衔接,形成对保险业务的撬动效应;深入开发客户的其他养老、保障、理财需求,获得额外增值服务收益等。
  而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的对接尚属较浅层次。《中国保险养老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的“对接”仍可看作是保险公司的一种销售策略,至于真正的深层次对接或嵌入式 “内接”,还有待保险公司作进一步的探索。保险养老社区还需要大量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既包括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也包括从事照料、护理、康复、家政等服务工作的养老从业人员。目前,市场上满足未来保险养老社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养老社区做的是养老服务,而人员素质与服务质量密切相关,服务质量又与养老社区的经营与声誉息息相关,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环节。
  目前,我国保险养老社区虽布局加快但仍未进入成熟阶段。多家保险养老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体多有重叠,虽然借助不同资源和不同运作思路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但还未全面覆盖养老需求。而且,在通过与产品对接吸引来客户后,保险养老社区的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面临更大的考验。养老社区与其他养老机构、其他养老模式的互联互动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但是,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的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保险养老社区肯定会在解决养老需求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