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访谈
北京大学王红漫教授:老人不是负担,而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新力量
作者:   来源: 北京科技报  2022-07-12

  何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观”?今天是世界人口日,北京科技报记者对北京大学教授王红漫进行了专访。

  【采访专家】王红漫(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6亿。换而言之,每五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至国家战略,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世界人口日来临之际,北京科技报社对北京大学教授王红漫进行了专访。作为《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的主编,王红漫博士介绍蓝皮书从老龄化战略、老年人生命观的优化、服务体系设计、医养融合发展以及有区别地合理组织发挥老年人的社会生产活动、重视在老龄化社会弘扬和提升慈孝文化等政策理论研究等为切入点,探讨了各类老年健康事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同时针对各领域健康老龄化工作的现状和不足进行深度研究,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北京科技报社:在蓝皮书中,您以“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观”两个鲜明的主题贯穿全书。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健康老龄化”这一概念?

  王红漫:作为蓝皮书的重点主题之一,“健康老龄化”其实是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腹地、关键所在、有效措施。整体上看,“健康老龄化”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健康老年人口数量占比不断增加,健康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生命质量不断提高。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其中,功能发挥是指使个体能够按照自身观念和偏好来生活和行动的健康相关因素,它由个人内在能力与相关环境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

  2017年,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现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发布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也指出,健康老龄化即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地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

  换而言之,健康老龄化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于外是为老年人构建一个老年友好的外部环境,于内是注重发挥老年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进而形成“内外合力”,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动能转换。健康老龄化是通过一系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综合高效的工作措施,使健康老年人成为老年型人口的主导性力量。通过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更加积极主动的人口学和相应经济社会前瞻性政策,更好地体现人类进步、正义和尊严。

  

  北京科技报社:近年来,我国多省市都开设了老年大学,邀请了许多离退休老专家、老学者为同龄人开讲,并且受到了广大中老年群体的欢迎。对于这一趋势,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红漫:这其实就是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一种体现。每一位老人都是一座图书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社会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知老年人,拥有青壮年群体无法比拟的智力资源。时代变化日新月异,老年人也渴望跟上时代发展。老年大学契合了广大中老年群体的迫切需求,老年人希望能够学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培养兴趣爱好。老年教育相较于其他国民教育序列,有其独特的地方,它更偏重于生活教育。老年大学的兴起证明了广大中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公共生活的“积极老龄观”心态。

  在我看来,积极的老龄观不仅强调老年人自身观点的转变,更强调全社会积极对待老龄化。筹建老年大学是我国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本身就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和过程,能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参与的技能支持和知识保障。其不仅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维持智力、发展能力、保有兴趣和高尚品格等,而且能树立积极养老的信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由此实现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同时,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制建设的重要提升环节,老年人口作为劳动力及其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生产要素,老年人口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拥有巨大的潜力,老年教育对于挖掘老年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北京科技报社:一提到“老年大学”,人们第一印象就是简单的唱歌跳舞、书画毛笔,而严重低估、甚至忽略了新时代老年群体在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社会对中老年群体的这种误解,您如何理解?

  王红漫:现在的“老年大学”从中老年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发展到中老年对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追求,这是新时代中老年人对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的新渴望。

  老年人文化生活丰富,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老龄人口的积极作用,把老年人当做财富而不是负担。社会应正确认识老年人存在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和引导老年人发挥自我价值,使老年人健康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实际上,老年教育的供给已经逐渐走向多元化,需求导向也逐渐成熟。从教学内容来看,过去的老年教育以绘画、摄影等休闲娱乐为主,如今正朝知识技能型转变,金融理财、数字技术等课程也逐渐成为热门。从供给主体来看,我国过去探索以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开发整合远程老年教育多媒体课程资源,以此来弥补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不足。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老年人逐渐学会使用微信等新媒体,老年用户习惯的改变使得在线老年教育成为新宠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大学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精神食粮”,也给他们提供了社会融入、价值实现的渠道。许多老人不愿意成为孤立的原子,而是渴望被纳入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老年大学建构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网络,就读老年大学的老年人也因此成为了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北京科技报社:当老龄化社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您认为,全社会应该如何妥善、积极地迎接这种挑战?

  王红漫:当老龄化社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全社会都应该积极迎接这种挑战,并积极将其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而这在历次党的全会文献中是第一次。

  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发挥政府在老龄化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引导作用,保障养老服务的全面覆盖。养老服务的全覆盖是养老体系建设的最基本要求,以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在时间上要涉及老龄群体生命的每一阶段,要包含老年群体医疗护理、心理关怀等多方面,要无差异的覆盖所有老年群体。但我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地区、人群间的养老服务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性养老服务的建设,以保障老年人口养老服务获得的公平性。

  从市场层面来看,要发挥市场力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细化需求。面对数字鸿沟,老年人在生活上的很多方面都有不便。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产品要放弃老年群体,而是要求市场提供更加智能、更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因此,进一步激活养老产业,为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空间,又能使老年群体更加细分的需求得到满足。除了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建设,提供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同时在战略布局上,也应鼓励大力借助科技优势扩大养老服务范围,例如,开发更智慧的智能辅具,护理机器人等。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区、公益组织等养老服务基层组织要聚焦老年群体具体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文化等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举例来说,针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社区应会同就近医院形成对老年人完整且持续的引导服务,同时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进一步下沉医疗资源,为老年人建立点对点的长期医疗跟踪机制等等。

  从家庭层面来看,在少子高龄化和独子老龄化时代,“父母在不远游”有了新的含义。家庭养老可以帮助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安享晚年,这就需要一个家庭提前作出战略性的居住安排。其实,家庭的本质是一个亲属网络,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当今社会,更需要建设好子家庭和母家庭的关系。

  从个人层面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老年人也不例外。追求健康的权利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健身正是追求主动健康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老年人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重视发挥自我价值。

  

  北京科技报社: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您看来,助老适应信息化社会有哪些重要性和必要性?

  王红漫: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重视解决老龄化与数字化的科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这彰显的其实是人文温度,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老年人的态度,体现着我们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我们以何种态度对待老年人,既决定了他们的现在,也关乎我们自己的未来。

  推动助老适应信息化社会有助于丰富老年人个人生活。老年人学会上网,有助于获取新闻信息,对于老年人来说在闲暇之余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同时,它也有助于推动老年人扩大社会交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带动“银发经济”。

  事实上,推动为老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是公共治理最核心的要义。想要为老人提供公共服务,破解数字化难题是重中之重。数字技术的本质逻辑是为人服务,不能将人“困住”。时代发展再快,也要等一等老年人。老年人操劳了一生,为国家奉献了大半生的精力、智力和能力,我们要让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而不是把老年人抛下。

  与此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治理的手段,借助相关的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可以更好、更便捷地参与社会治理,发挥自我价值。

  

  北京科技报社: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许多App和应用都将关注点放在了“放大字体”“简化功能”上。鉴于此,有声音认为,这种所谓的适老化改造只是简单粗暴的改变,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老年群体的数字需求。对此,您如何理解?在您看来,“适老化”的真正核心应该是什么?

  王红漫:在新时代,对于全社会而言,做好全面迎接老龄化,正确树立积极老龄观,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

  “适老化”并不只是简单改造页面设计的问题,因为很多老人对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都用不熟练,App就更是无从谈起。手机厂商如果能生产更适合老年群体使用的低配版智能手机,或许帮助更大。甚至有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将老年人视为“猎物”,打着“关怀”老年人的幌子,在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中恶意植入诱导性广告甚至流氓软件、捆绑下载,其真正“关怀”的是如何掏老年人的腰包。

  “适老化”不是为了“适老”而“适老”,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而需要真正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从老年人的角度进行思考他们需要什么。适老化改造,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App的优化也只是很小一个部分。比如老年人去银行办业务,现在不少银行的人口柜台大为缩减,智能终端越来越多。但要让老人在智能终端上操作明白,不会比在智能手机上更容易。因此,优化智能终端当然有必要,但考虑到不同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尽可能保留适当的线下服务窗口,可能性价比更高。

  适老化的核心内涵,应该是适应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从而达到老有所用的最终目标。降低智能软硬件对老年人的门槛是一方面,但对于那些确实很难迈过门槛的老年人,依然要有兜底的方案。还要认识到,在一个老年人占比越来越高的社会,适老化改造不只是为了体现人文关怀,更是满足一种社会性刚需。让庞大的老龄群体生活得更便捷、更舒心,广大民众的整体幸福感才会有保障。

  

  北京科技报社:对于全社会而言,做好准备迎接老龄化,正确梳理积极的老龄观,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王红漫:韩启德院士、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先生在《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2》发布会上的主旨讲话和致辞中讲的非常透彻,树立积极的老龄观,首先是让我们意识到人口老龄化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积极应对,而不是消极处之。

  其次,对于国家的发展而言,老年人尤其是健康的老年人是中国社会发展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源。应充分认识到老龄人口的积极作用,把老年人当做财富而不是负担,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自我价值。

  第三,我们要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国家、社会、社区、家庭、个人的一系列举措转化人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从而变风险为机遇。

  就个体而言,积极老龄观是进入老年阶段后,享有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要件。就人类群体而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老年后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生活,成为社会财富的继续创造者和贡献者。积极老龄观意味着对健康的追求,而老年人的健康意味着医疗费用和社会照料支出的减少。

  同时,积极老龄观的确立有助于鼓励和平衡个人责任、代际友好与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具体而言,拥有积极老龄观的中老年人,首先由于参与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从而增加了收入,降低了因年老失去收入而贫困的可能性,从而具有更好的保证身心健康和自我照料的能力,既能预防慢性病,又能节约个人和家庭用于健康照料方面的大量开支。其次,在参与社会生活之外,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家庭中担起照料第二代、尤其是第三代的责任,享受着天伦之乐。这一方面让子代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子代也愿意更多地承担起照料老人的家庭责任,从而有利于代际的友好、和谐与团结。

  另外,推动“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观”,有助于越来越多的“老当益壮胜任继续工作的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而老年人的健康和继续工作,有助于减少养老金、收入保障计划以及医疗和社会照料的支出,从而提高社会活力,激发“银发经济”。

  总体而言,全生命周期积极乐观主动超前有力应对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不应被看作是社会的负担,而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一股力量,在健康老龄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热,达到健康老龄化的“内外合力”,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的动能转换。健康老龄化既是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个市场问题,蕴含着多元化的产业链和特殊性的生产力,应重视在健康老龄化进程中内生动力与活力,可以做到老有所为,以老养老,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让老年人不同程度地劳动、学习,在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中有自尊地养老,快乐幸福地生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