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访谈
江苏:盐城盐都一老人自筹资金50多万元创建农家书屋
作者:   来源: 双新盐都报  2016-06-24

  今年70岁的乐绍琪,是尚庄镇姚伙村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多年来,他自愿为乡亲们提供农业科技服务,自费请农科院专家举办农技讲座,自发组织农民修路,自筹资金50多万元创建农家书屋……他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得到了群众的称赞与认可。他先后被评为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省“农家书屋先进个人”,省“百佳农家书屋管理员”,“中国好人”;“绍琪农家书屋”被评为省“五星级农家书屋”,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书香之家”。
 

 
  老有所为 自建书屋
 
  来到姚伙村头,一幢绿瓦白墙的小楼吸引了记者的眼球。门头牌匾上写着“绍琪农家书屋”六个大字。走进书屋,记者看到,几位村民围坐在书桌前,读书的读书,看报的看报。环顾四周,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
  在书屋内,记者见到了这家书屋的主人——乐绍琪。他介绍说,书屋藏书已达八千多册,涉及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文学艺术、卫生与法律等多个方面,大部分图书都由他自己出资订购。
  虽说是个农家书屋,但这里环境整洁,书香溢人。老乐告诉记者,2007年书屋刚成立那会,不仅面积小,藏书也少,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民的读书需求。后经他多方筹措,最终筹集了50多万元兴建起了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书屋。由于设施配套齐全且免费供读,这里每天都会吸引大量的农民前来读书看报。
  谈及当时创建农家书屋的初衷,老人坦言,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办书屋就是为了让农民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们发家致富。
 
  热心服务 助农增收
 
  乐绍琪向记者感叹,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留在家中的青年出现了“传统农业不愿干,高效农业不会干”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他在自建的书屋里订阅了10多种农业科技报刊,购买了100多种种植和养殖的光盘,让村里的青年能读到书、看到报。他还申请成立了《江苏农业科技报》的农技咨询网点,开通了农技咨询热线。借助书屋,他每年都邀请省农科院和农科报社的专家、教授来尚庄镇免费举办高效农业培训班,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现在,村里有群众遇到农业生产难题时,都找他帮忙。
  2011年,姚伙村的青年农民朱留红种了3亩番茄,开花时,叶子发黄枯萎,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心灰意冷之际,朱留江准备拆棚外出打工。乐绍琪得知后,第二天一早就到他家棚内观察,凭借多年经验,他觉得是化肥中毒导致。他立即请来农委技术人员查看,专家诊断证实了他的判断。随即,乐绍琪又指导朱留红用解毒药和叶面肥喷洒的方法抢救,帮助他创收2.5万元。第二年,朱留红运用从乐绍琪那所学的科技知识种植番茄,每亩收入达到了1.8万元。

  关爱老幼 弘扬美德
 
  多年来,乐绍琪始终将关爱老人、儿童作为发扬传统美德的善事来做,尽心尽力为老人、儿童做好事、实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近两年,乐绍琪每年组织老人到盐都文化艺术中心看淮戏,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冬天,他给尚庄敬老院的老人送去棉被;夏天,给老人送西瓜;平时,给有病的困难老人送慰问品和慰问金……都是他常做的事。
  为了方便群众和老人,老乐还在书屋申请开办了“苏邮惠民服务站”“盐城农商银行村村通”,使村里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交齐各种生活费用,领取农田补贴和养老金。
  乐绍琪还对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关心有加。姚伙村紧靠尚庄集镇,全村共有青少年学生200多人,其中有80多个孩子因父母在外地打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些孩子,放学后经常到网吧、游戏厅去玩,有的在街上打打闹闹很不安全……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他在书屋里成立了一个校外辅导站,把留守儿童情况作了登记,与监护人和学校定期联系,让孩子们放学和双休日到书屋活动,有时还开展书画辅导、征文竞赛等,不断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俗话说,有奉献就有收获。从2007年至今,乐绍琪和他的书屋先后多次获得省、市机关的表彰。“下一步,我计划把自己的农家书屋办成盐城最大的农村文化阵地,更好地服务地方农民。”乐绍琪笑着说。
  乐绍琪,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自己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努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帮助村民增产增收,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同时用爱心帮助老人、关心下一代,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