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访谈
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今后我们如何养老?
作者:   来源: 今日头条  2017-02-09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一起看看她发表了哪些观点。
  
  如何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社会养老服务?
  杨燕绥:接受社会养老服务的人群可以分为5个档次。
  最低一档是 “三无” 老人, 所有养老费用全部由政府出资, 包括日常服务、 看病支出等。最高一档则是高净值人群, 这部分人群能够自己承担地租、 房租、 服务费和生活费。发展养老产业能够创造GDP和财政税收,这是老龄人口红利的一种表现。
  对于第四档的低收入人群, 政府可能要批地, 要盖房, 甚至还要购买社会服务。因为低收入老人只有养老金, 养老金只够吃饭,支付一些生活开支, 不够入住养老机构。
  第三档中等收入的老人群体中, 一般夫妇俩都有养老金, 而且还有房产, 他们能支付生活费,甚至能够支付一部分服务费,但承受不起房租和地租, 这些人是坚定的居家养老人群。 对于这部分人, 要把照顾、护理服务派送到家中去, 服务形式有小时工、家庭病床等。
  第二档人群养老金比较充足, 可以承担生活费、 服务费, 甚至可以承担房租。因此, 他们可以住进条件较好的养老社区。
  
  降低养老服务门槛有何意义?
  杨燕绥:在西方国家, 养老服务分为正规和非正规。正规的是指专业机构, 非正规的类似家庭养老, 比如一些失业人员回家照顾老人, 政府出一半工资。 在我国,也有类似非正规养老服务的传统。 比如,有的家庭需要照顾老人, 当这些人照顾老人有了丰富的经验, 在力有所及的情况下,就可以照顾附近的其他老人, 可能最后发展成一个小型护理院。
  应该鼓励发展这种家庭养老服务。 但是,一旦发展起来, 政府需要及时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管。比如, 对于愿意提供养老服务的人群,要提供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护理质量。同时, 也要加强监管, 杜绝各类安全隐患,之前出过养老院失火的事件,就是监管没有做到位。 降低门槛, 不等于政府不作为。降低门槛之后, 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 规范和标准, 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异地就医结算不能滞后
  杨燕绥: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劳动人口流动频繁,子女去了异地就业, 老人留在了原地。 老人退休后还是要居家养老, 但居家养老已经不再是孩子找老人了,而是老人找孩子, 到孩子工作、 生活的城市去。这就意味着, 这部分退休老人需要异地安置, 异地安置就需要异地就医, 这涉及到转移医疗保险关系的问题,通过转移医疗保险关系, 实现本地就医。很多国家都在创造条件让子女距离老人近一点, 我们也应该解决这样的距离问题。老人异地找孩子去养老, 国家要积极支持,社保政策上不能滞后。 这也是实现居家养老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互联网提高养老服务可及性
  杨燕绥:互联网技术给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对于养老服务而言,“互联网+” 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互联网+”可以嵌入实时呼叫系统。老年人若行动不便,通过实时呼叫系统随时表达自己的需求, 养老机构接收到信息后,及时向老人提供服务。
  通过 “互联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大大提高,让整个社会像一个大家庭, 这样老人心里没有忧虑了。 除此之外, 对于老年用品生产, “互联网+” 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 可以让更多老人的养老需求精准反映到上游生产商那里去, 从而带动整个老龄产业的发展。
  此外, “互联网+” 还有利于传播医养知识。在我国, 医养护理还是一个新兴行业, 各方面的经验积累都不够。 现在,需要把已有的临床、 非临床的经验知识通过 “互联网+” 整合成知识库, 以支持专业机构提供社区服务或家庭护理服务。 目前, 照顾婴幼儿的相关知识已经全面成熟,家长可以随时上网查询。 将来, 老年人护理的需求不会弱于婴幼儿护理的需求。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