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培训 > 动态
养老服务业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就业能力
作者: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9-07-05


  行业发展迅速就业容量较大

  近年来,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养老服务业在养老机构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市场开放、医养结合、社区居家服务模式探索、老年人照顾服务体系建设、老年人优待服务水平、农村敬老院转型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专家表示,养老服务业以其高需求率、高就业指数的特点,创造了几千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容量很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从数量到结构都有了明显改善。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吸纳就业的政策措施,就业水平有所提升。”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董红亚教授表示,国家先后出台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提升了养老服务产业就业吸纳水平。201612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养老护理员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和城市积分落户政策范围,养老服务人才素质显著提升。

  大学生群体对从事养老服务业的就业意愿有了较为积极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表的报告显示:“所调查的3000多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学生中,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95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显著高于以前的大学生,过半家庭对子女从事养老服务业持中立或支持的态度。”

  “职业院校学生群体的养老服务技能和本领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董红亚表示。国务院于20191月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围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明确了在养老服务业等领域扩大中高职贯通的培养规模,以“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在养老服务产业得到了优先就业的政策优惠。20194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给予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就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优惠,优先吸纳其在养老服务产业就业。

 

  就业缺口较大就业质量不高

  养老服务业在带动就业成效显著的同时,其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未富先老使中国老龄人口消费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就业水平的提升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表示,目前,约一半的女性劳动者在50岁以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一半的男性劳动者在60岁以前退出劳动力市场,人们从事规范就业的时间较短,影响着老龄人口的资产结构。个人资产投资渠道少、信托欠规范、资本市场欠发达,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资本利得少,依赖低水平养老金生活的老龄人群可能出现负消费倾向。

  “养老服务市场活力尚未充分激发,民营企业负担较重,制约着就业岗位的进一步增加。”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民营养老院入住率不高,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其原因在于政府尚未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做到一视同仁,两者获取资源的门槛、方式、价格都存在较大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民营养老院的服务价格相对较高,民营企业的积极性缺乏有效调动。

  “从就业总量来看,养老服务业岗位需求过千万,而从业人员却不足百万,有效供给不足,就业缺口较大。”杨燕绥表示,根据中国老龄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已超过4063万人。根据测算,如果对失能老人按1:1.5、半失能老人按1:4、健康老人按1:61:10配备服务人员,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需求超过千万人。目前,向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从就业结构来看,养老服务领域教育培训层次较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董红亚表示,目前90%以上设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属于高职院校,教育培训层次亟待提升。未来,养老服务业将在融资并购中整合发展,人才需求具有精细化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提供规范、优质服务的养老服务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从就业质量来看,养老服务业就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从业者在劳动生产率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不高、社会保障不足的岗位上就业,就业稳定性低、流动率高,高质量就业岗位不足。董红亚告诉记者:“很多养老护理员年龄在四五十岁,到了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边缘,从事养老护理员职业只是其外出打工临时找的一个工作。”

  “我年纪大了,没体力做育儿和高端家政,才来照顾老人的。”一位来自陕西的养老护理员告诉记者,她感到工作压力很大,薪资较低,休息时间也不充足。

  “养老服务业就业质量不高,与养老服务业从业者的职业认知、职业保护、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尚不充分具有一定关系。”董红亚表示,目前,社会对养老服务业从业者的职业认知较为刻板,存在“把护理员等同于家政人员,把家政人员等同于保姆”的现象。职业保护范围狭窄,仅包括指导性工资以及一线员工的人身意外保险。行业排班管理制度比较粗放,以护理员为例,排班有365天制、24小时制等,无法保障服务人员的正常生活需求。养老服务业的工作场所属于压力型场所,针对压力型场所服务人员的专业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较为欠缺。

 

  健全市场机制促进高质量就业

  针对养老服务业吸纳就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杨燕绥提出:“应当发展养老普惠金融,鼓励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老年人积极就业,促进老年人消费增长和养老服务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提升。应当规范非全职就业,鼓励企业提供适合老龄就业人员的非全职岗位,其社会保险费按照工作小时和工作日累积计算。规范养老基金投资和养老理财服务,搞活老龄人口的资产存量,提高购买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投融资渠道,切实提升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和就业水平。”郑秉文提出,政府应当以公共采购的办法对老龄弱势群体进行兜底,提升政府投入的精准化水平。同时,应当保障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时获得与国有资本相同的资源,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扩大社会有效投资。落实减税降费,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给予财税优惠,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养老服务业就业水平。

  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有效吸纳就业,提升就业质量。人社部职业能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规模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护理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全国技工院校增设养老护理服务相关专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及就业创业服务补贴等相关政策。组织修订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推动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将养老护理人才列入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目录中,吸引人才在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

  “同时,应当注重保障养老服务业用工安全,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强调知识更新,健全褒奖机制,畅通上升通道,提高养老服务业从业者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董红亚补充道。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