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行业的主管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   来源: 北京晚报  2016-07-26

  上午10点,位于西城区真武庙四条的融泽养老照料中心大厅里,十多名全托老人正围坐成一个圆圈,进行着每天例行的中心养生操。护理主管坐在老人之中,一边说着一边做着示范动作,另外几名护理员站在圈外,协助老人跟上动作。
  “好,现在我们把双臂抬起来。”老人们跟着护理主管将手臂抬至与肩平齐,一位老太太没能反应过来,她身后的护理员赶忙上前,帮她将双臂抬起。
  “待会儿老人们还得一块儿唱歌呢。”融泽养老照料中心的健康大使祝远笑着说。这家窗明几净、环境雅致的养老照料中心属于金融街物业旗下,也是26岁的祝远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三年来服务的第三个东家。
  2010年,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始招生,祝远笑称自己正是第一批“小白鼠”。
 
  招什么样学生开什么样的课
 
  每年高招季,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刘祎最忙碌的时候。今年的专科录取即将在8月进行,刘祎显得有些担心:该学院仅面向北京招生,而北京市连年下降的高考报名人数和连年上升的本科录取人数正挤压着专科的生源空间。
  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市高考总报名人数为125435人,而今年这一数字仅为61222人。刘祎估计,除去必须报考专科的6033名三校生(技校、中职、职高),在本科录取结束后,留给大专录取的生源可能仅有5000多人。
  “报名人数下降这么厉害,其实还是因为老龄化,老龄化的另一面就是少子化,这几年大家可能只感觉到了老人多的一面,现在少子的一面也慢慢显现出来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王建民告诉北京晚报记者,七年前学院敏锐地感受到了人口的变化趋势,在调研了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和人才市场后,于2009年申报建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当时调研的数据现在已经过时了,最新的数据是:2015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20万,有47万老人需要专业化照顾,按照5比1的养护比,需要养老服务人才达9万多人,而目前北京市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不足5000人。”王建民介绍道。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申请得到批准,祝远正是2010年首批32名学生中的一名。
  “我中专是学中西医结合的,实习时候就在咨询台,也不进科室,我觉得这样不行,所以就想再考个大专,但是选个什么专业呢?”最终是祝远父亲看中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选养老专业的话,以前中专学的推拿、按摩、人体穴位,都能用得到;而且当时这个专业还是冷门,我觉得可能好考一点,就考上了。”
  从这一年起,每年都有50名左右的北京孩子进入这个专业,学习针对老人的护理照料、康复保健、心理疏导以及活动策划、机构管理等课程,希望赶上老年产业的崛起,成为这个行业前几批的“小组长”、“领班”和“助理店长”。
 
  18本教材靠专家企业合作编写
 
  “小组长”、“领班”、“助理店长”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李继延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出路的定位,换句话说,就是中高级养老人才。
  “我们不和同类院校做同质化竞争,中职院校培养基层养老护理员和工作人员,我们就是培养他们的店长、组长、分院院长;而且这个专业跟医学院的护理专业也是有区别的,这是一个交叉学科。”李继延介绍道,这样的定位决定了专业的课程不仅仅是养老护理,还增加了人际沟通、领导力等很多管理学的内容,“这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是非常好的。”
  正因为是新建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并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所以人才培养标准、教材标准、课程标准都得自己动手制定。
  “我们的老师,有原北医大毕业的护理专家、社科院的老年心理专家,还有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来提业界的需求、参与专业的建设。”王建民告诉北京晚报记者,“我们还动员业内企业、同类院校,一起合作编写了一套18本的《老年专业服务系列教材》,这是国内首套区别于护理院校教材、专门针对老年服务的教材。”
  课堂之外的实践环节也相当“交叉”。今年升三年级的学生正在进行老年用品网上商城的经营实践,同属工商管理系的电子商务、营销策划、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加入到网店的经营中来,李继延称之为“养老管理团队”的建设实践。
  而在就业环节,学院也在尝试给用人单位打分排名、实现学生和单位的双向选择。
  “我们不是谁要就给谁的,而是按照前几届学生在那里就业的稳定性、学生对他们的综合评价,决定他们挑学生的顺序;而且我们是有布局的,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产品、老年养生,我们会在各个细分领域选择企业,学生就像 种子 一样,在各个领域扎根。” 当前辈学生在单位成为中高层,就能为后辈们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个专业“培养中高层养老人才”的目标也就更容易实现。
 
  从书本到实操需迈过哪些坎
 
  “别说年轻人,像我这个年龄选择这个职业的都少。”今年44岁的融泽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杜彦青对北京晚报记者感叹道,“并不是说这个行业有多高尚,而是干这行必须得有爱心、耐心、善心和责任心,差哪个都不行,否则他会干得非常痛苦。”
  但身为养老机构管理者的杜彦青觉得,学生们要成为管理者并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
  杜彦青曾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工作,最多时手下管着100多名护理人员,她深知养老行业的主管格外难当,“特别像一个这样的大机构,一个主管要管四五十个四五十岁的护理员,还有年纪更大的老人,想要管理他们是需要阅历和技巧的。”
  除此之外,从书本到实操的过渡有时候也不尽如人意。“让实习生设计活动,他们就按照老师教的设计了手指操,但我们这儿有偏瘫的老人,只有一只手能动,怎么跟着你做呢?你得根据老人的情况来设计活动。祝远也是,行政工作做得很好,但活动设计是个弱项。”
  对于培养热爱这个行业的学生,杜彦青乐于培养。“我不会拒绝老年服务专业的学生,我愿意给他们一个平台,给他们成长的机会,但我也是要择优录取的。”
  “不管你先从护理员做起,还是从行政做起,都得先沉淀下来,了解机构的情况、多跟老人还有同事接触,这样对老人的心理和年长同事们的需求也有了了解,也更便于以后的管理工作。”杜彦青说。
 
  生源多来自郊区每届50人
 
  “硬件好建,软件太软:你可以砸几个亿去盖楼,但是楼里没有养老人才。”李继延说,“养老产业在全国已经方兴未艾,但是人才供给却出现了断档。孩子们都不愿意伺候人,自己爹妈都不伺候,别说别人了。”
  五年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能招满50名左右的北京孩子已经相当难得了,但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这些孩子绝大多数来自郊区。李继延也一直在呼吁减免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学费,“6000元的学费对郊区的家庭不是小数,北京财政完全能解决。”
  祝远入行三年,月收入一直在2500元左右。“整个行业就是这样的,老师早就跟我们介绍过行业的供不应求;也跟我们泼过冷水,说虽然这是个朝阳行业,但是国家政策还不成体系,所以你们得做好准备打持久战。”
  家人们曾经也很不理解祝远的选择,直到祝远的姥姥,一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到子女都不认识的老人,只愿被祝远牵着走,她才获得了家人的认可。“我姐说,你这老年服务专业真不是白学的,还挺有模有样的!”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