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在孝顺儿媳照料下安度晚年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古稀之年失去老伴儿,六年后独生儿子又因病离开了人世,张秀英的人生可以说充满了伤痛与无奈。要不是有孝顺的儿媳贴身相伴,悉心照料,老人也许就此沉浸在悲伤之中难展笑颜。然而,记者一行登门采访时看到的,却是一张舒心的笑脸,以及虽含糊不清但满含欣慰的连声称好,那是对“比亲闺女还好”的儿媳由衷的称赞。
 
古稀之年夫、儿相继辞世
张秀英今年83岁,是海港区海滨路街道南山社区居民,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恩爱,儿子媳妇孝顺,小孙子也很上进。意外在1998年开始出现,当时张秀英外出时不慎摔倒,失去了语言能力,右腿里也装上了钢板难以打弯,走路有点困难。后来她又一次摔伤进行了开颅手术,此后就能慢慢地发出两三个字的音节,但仍然有些含糊不清,基本无法正常交流。
2003年,张秀英的老伴儿辞世,开始独自生活。她的儿媳告诉我们,她和丈夫陈建强从1990年结婚,就一直与婆婆老两口生活在一起,直到1998年丈夫单位分了房子才搬出来住,但一家三口还是一直在婆婆家吃饭。张秀英虽然表达不畅,腿脚有点不便,但头脑清楚,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老伴儿过世后,张秀英的儿媳往婆家跑得更勤了,有时间就给婆婆送饭送菜,让老人一个人也过得热热乎乎。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2009年,张秀英的独生儿子陈建强因病去世。
 
大义夫妻同捐眼角膜
陈建强是港口集团公司铁运分公司职工,生前罹患舌癌,2008年9月份,已到晚期的陈建强虽已不能说话,心中捐献眼角膜的愿望却是日益强烈,于是妻子找到了秦市红十字会,与丈夫一同签下了捐献眼角膜志愿书。2009年初,陈建强意识开始模糊,逐渐进入弥留阶段,但家人通过口型看出,他仍记挂着捐献眼角膜的事。当年2月5日陈建强去世后,他的家人第一时间与秦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陈建强成为秦市第5例成功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2月8日,他捐献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给了两位患有眼病的市民,实现了要留光明在人间的心愿。
失去了爱子,张秀英一度悲痛欲绝,天天念叨“死了算了”。这个时候,正是她的儿媳最难的时候,丈夫去世,儿子在外地上大学,自己工作三班倒,还要宽慰婆婆。此前,儿媳也曾多次劝说婆婆搬来跟他们一家同住,但婆婆始终不同意。这一次,儿媳再也没有给婆婆拒绝的机会,婆婆说家里一样都舍不下,她就利落动手都给搬回了自己家,搁不下的放在下房,随即把婆婆的房子租了出去。“那时候家里就我一个人,懒得做饭,懒得吃饭,我就跟老太太说快搬过来得了。她一开始还是不同意,后来东西都搬过来她也就过来了。娘儿俩相伴着过日子,有她才是家呀。”说到动情处,婆媳俩眼睛里都有了泪光。
 
比母女还亲的婆媳
把婆婆接回自己家后,儿媳有了过日子的心气儿,婆婆的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没事还经常出门遛弯打麻将,气色保养得越来越好。尽管发音含糊不清,但我们仍然听懂了张秀英费力说出的最长的一句话:“她(儿媳)比亲闺女还好。”面对婆婆的表扬,儿媳却只有很朴实的一句话:“我们在一起过了20多年了,比亲妈还亲。你们也别写我,没什么可写的,都是应该做的。”这也是她坚决不肯向我们透露自己姓名的原因。
问起婆媳俩的新年心愿,张秀英的儿媳豁达地笑了起来,“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够吃够过挺好的,希望日子越来越好吧。”张秀英也是一脸满足的笑,骄傲地连比带划地告诉我们,如今孙子已经大学毕业,考入了港口集团,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孙子找个好对象成家啦。
 
(来源:燕赵都市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