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如何调整养老金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从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看,各国在制度建立之初,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但是选用的调整指数差异较大,进而对养老金计划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

  国外选择什么参数调整养老金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的目的主要有两点:防范通货膨胀风险,保证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不降低;让老年人适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养老金调整机制的核心是选择养老金调整指数类型。由于各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同,养老金调整指数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以往专家对国外养老金调整机制模式问题的研究,笔者将国外养老金调整的参数概括为4种方式:

  1.根据物价指数变化来调整养老金水平。采用这种方式调整养老金的目的是保证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优点是可以避免支付养老金危机,稳定在职者缴费率,保持养老金领取者的购买力。缺点是对养老金的调整幅度较小,对老年人口养老金补偿额较低,仅能维持养老金的购买力保持在退休初期的水平,使老年人无法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2.根据工资增长率的变化调整养老金水平,包括根据名义工资增长率和净工资(纳税后和负担了社会保险费后的工资)增长率两种调整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目的是确保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一样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优点是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确保养老金领取者的生活水平与就业人群的生活水平保持同步,使老年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缺点是可能增加养老金的负担,导致在职者缴费不断增加;也可能无法达到保护老年人养老金免受通货膨胀侵蚀的风险,如实际工资增长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

  3.根据物价指数和实际工资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调整养老金。上述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兼顾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一基本初衷。而采取综合调整方式可以既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长体现物价上涨幅度,又能使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在实践中,两个因素所占的比重在各国不尽相同,可能是5∶5,可能是8∶2等比例。

  4.根据物价指数、实际工资增长率以及人口变化指数(如养老金抚养比变化情况、人口预期寿命等指标)、养老金水平等多种因素采取动态调整方法。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之初都实行比较慷慨的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各国养老金负担不断加重,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养老金资产规模缩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开始改革、完善原有的调整机制,如德国、瑞典、日本等,美国也计划2012年将预期寿命指标纳入养老金调整中。采用这种方式调整养老金的目的有两个: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缴费率不持续提高并控制在合理水平,确保养老金长期收支平衡;保证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使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这一调整方式的优点是将人口结构变化、预期寿命、参保人数变化等因素考虑进来,对于养老金的长期收支平衡有利。缺点是将预期寿命指数引入的时间较短,不能评估此项调整政策对养老金长期收支的影响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

  对我国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有何启示

  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指数化调整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国外情况看,几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国家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完全适合我国。我国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经基本确定,应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发达国家养老金调整的经验与教训,尽快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具体包括明确调整的基本原则、调整方式、调整指数的设定、调整时间以及资金来源等。

  兼顾公平与效率,合理进行养老金参数调整。养老金制度具有资金支出刚性的特点,易升不易降。之所以设定养老金调整参数,根源是物价波动和经济增长,目的是保障退休人员养老金购买力不降低,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基本生活水平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包括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在养老金制度中,绝对生活水平不变,指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始终保持退休初期的购买力水平;相对生活水平不变,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长,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随在职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从各国的实践可看出,养老金调整幅度高低会对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可见,参数调整的目标定位是建立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关键点,不同的目标定位将带来不同的调整水平。

  一方面,设计之初,养老金调整参数不能过高。从国外情况看,退休人员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所需要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在职者缴费。如果调整指数设定过高,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条件下,会导致在职者负担不断加重,缴费率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竞争力下降,影响就业和经济发展。除德国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在设计养老金调整指数方案之初,采用了调整幅度过大的指数化调整机制。经过几年的运行,发现这种调整方式成本过高,开始不断削减,改用零售物价指数作为调整指数,以减轻养老金财务压力。另一方面,设计之初,养老金调整指数也不能太低,否则无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容易引起老年人不满,甚至会影响在职者参保的积极性,给社会稳定和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速轨道,但基础还比较薄弱,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要明确调整指数的目标定位。不能仅仅因为保障退休人员消费水平与在职者同步,采用调整幅度过高的指数,否则,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入,必然会导致缴费率提高,国家财政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诚然,也应看到,近年来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因此,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不能忽略效率,采用调整幅度太低的指数,否则,起不到保障老年人退休后基本生活的作用,引发老年人不满,从而造成社会不安定。

  总之,养老金具有增长的刚性,因此,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养老金的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同步。无论采用什么调节指数,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调整幅度要适度,既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又使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