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7-06-20

  6月17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专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基于对全球范围内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践的客观评估与分析,以及对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引入个人账户的全面回顾与反思,与会者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尚未走向成熟、定型的关键性症结在于简单地将个人账户引入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尽快澄清对个人账户的认识误区,让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沿着正确的方向在深化改革中健康地向前发展。
  “在当前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必须厘清一个问题,即单一制养老保险已无法承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来源责任,需要代之以多层次养老金制度安排,但如果没有基于公平的公共养老金制度支撑,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也不可能形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层次分明、价值取向鲜明、结构合理的多层次养老金制度体系,而不是使命错位、功能紊乱的多层次体系,它应当以基于公平并遵循互助共济规则的公共养老金为稳定基石,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并具有公共政策导向的职业或企业年金为有效补充,以基于效率并服从市场交易规则的商业养老金为水平提升。三个层次的使命与功能分别是稳定基石、有效补充与水平提升的关系。在多层次制度体系中,公共养老金必须由政府参与并扮演信用担保人角色,必须赋予其增进国家认同、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团结的功能,切实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让人民始终对其充满信赖;职业或企业年金应当属于政策性养老金,它受公共政策的牵引但属于企业或机构的自主行为,当前还应当将灵活就业者与农民等非传统雇佣关系下的劳动者纳入视野;而商业养老金则应当服从市场竞争规律,按照商业交易法则加以发展。他强调,目前在一定范围内受到追捧的所谓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因与公共养老金制度追求的社会公平存在价值冲突,应当淡化,只有商业养老金才属于自由交易的市场行为,才能充分体现出不缴不得、少缴少得、多缴多得的规则。他认为,个人账户的私有化性质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共性实质上是不相容的,当年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在缺乏充分理性论证的条件下,简单地将完全私有化的个人账户引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极大地弱化了公共养老金的互助共济功能,直接损害了这一制度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还造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分割格局,并使个人账户化的企业年金、商业养老金等无法得到健康发展。如果简单地将市场或商业交易规则搬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动摇的将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因此,坚守公共养老金的公共性并使之成为全民信赖的可靠制度基石,同时切实推进个人账户化的企业年金、商业养老金大发展,这才是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入个人账户一直充满着争议与分歧,在最初确立统账结合模式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不良效应,在发展中是缩小了个人账户,对个人账户的处理也从追求完全做实到部分做实,现在则在考虑完全放弃做实。”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长期直接参与我国社会保险改革的原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兼国务院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回顾了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选择与发展的全过程并做了客观评估后说,这表明了个人账户的引入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革过程中的异常重大因素。他强调,在我国一次分配差距已经过大的情况下,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公平、共济性的原则不能偏离,坚持缩小而非扩大初次分配差距的方向不能偏离,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讨论如何有效解决当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考虑到这一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目前优选方案仍是保持现有统账结合制度不变,但基于做实个人账户现实困难,把现在职工缴纳的8%个人账户改为名义账户就可以达到平稳过渡的效果,并保证制度的社会共济性。他主张,应坚决实施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统一缴费率和缴费基数,并拓展制度外资金来源,推进分步式延迟退休年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以扩大缴费基数,做实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制度化待遇调整机制,增强制度的公平透明。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已经持续研究国际社会保障问题近40年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周弘研究员指出,欧洲养老制度的改革是在坚实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公共养老金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大都采取了参数改革的方式。对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和待遇水平等主要参数进行微调,例如根据人均预期寿命调整退休年龄,根据物价水平调整待遇养老金增长率,根据最后25年工资而非最后10年工资确定个人养老金待遇等等。这样调整的结果是公共养老金的可持续性相对改善,而公共养老金替代率相对降低。欧洲国家在公共养老金参数改革的同时跟踪社会效果并及时采取弥补措施,以防老年人口因为方案调整而陷入老年贫困。具体方法各国不同,有的国家出台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有些国家则干脆引入体现社会平等、水平不同的全民保障性收入,取消与工资挂钩的养老金项目,让公共养老金更好地体现公平和基本保障,让市场去体现差别。目前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在基本保障制度稳定基础上的调整,国家责任在相对减弱,政府、市场和个人的责任各国各有不同,但都基于国情、基于社会认同。周弘表示目前有些关于个人账户的讨论混淆了国家和市场。通常情况下,公共养老金也分为两层,一是体现公平的基础养老金,二是体现收入差别的补充养老金,有点像我国的个人账户,两者都是现收现付的,投资部分很少。真正的个人账户是市场行为,瑞典是个例外。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剖析了现行统账结合模式的内在缺陷:一是引入个人账户后,降低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而且增加了基金风险,早逝者储存结余归由家人继承,寿长者储存不足由统筹基金“兜底”,从而形成基金之长寿风险;二是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混合管理”,导致总基金由“部分积累制”退化为“现收现付制”,并使总基金的产权不清晰,财政责任因此加重且不确定性增加;三是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时,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两个账户“捆包”调整,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过快,使制度偏离“保基本”的原则,同时加重潜在基金支付危机;四是个人账户本应具有职业年金性质,但被强制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职业年金(含企业年金)难以发展。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互助共济原则,坚持“保基本”的原则,统账分离,“抑峰填谷”。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以“论统账分离与自愿性个人养老储蓄制度的发展”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以“养老保障个人账户的走向与选择”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新梅以“公共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推广者和实践者的反思”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鲁全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选择与改革方向”为题,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研究员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险”为题,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朱青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模式”为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思锋以“个人账户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与发展”为题,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以“做大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需慎重”为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以“个人账户收益不确定性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之间的矛盾”为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杨翠迎以“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的归并是优化养老金制度结构的必然选择”为题,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席恒以“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嬗变、发展与中国选择”为题,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丁建定教授以“瑞典名义个人账户的建立及其反思”,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彭浩然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定位与改革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杨俊以“对智利个人账户制度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华颖以“公共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典范:来自起源地德国的经验”为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研究员以“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思考”为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彭宅文以“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视角”为题,先后发表了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个人账户的看法与建议。
  与会者认为,对个人账户的性质、作用等的认识,关键还在于价值观的选择;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在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基本养老保险采取大账户、全账户更是对制度的异化。研究养老保险问题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裁剪事实,学者有责任对比借鉴和如实介绍国际经验,维护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互助共济性,重视按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谋求合理的财富分配格局。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研究机构长期研究养老保险问题的专家学者60多人出席会议。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