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作者:   来源: 第一财经  2017-12-28

  导视:将来你的养老金够用吗?个人养老金顶层设计有哪些焦点?养老金融产品如何选择?金融机构又将扮演何种角色?十余位养老金融专家做客第一财经《首席评论》,为您讲述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养老金多少够用?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退休以后,养老金对自己退休前工资有一个替代率,就是你的养老金等于退休前工资的多少。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希望充足。就是说,我退休前挣100块钱,我退休后养老金还是100块钱,百分之百,这是最理想的。但是这不太可能。所以其实有过很多研究说的,至少要到60%以上、70%。这样可能退休前、退休后,生活一些项目不一样了,但是福祉的程度是不会下降的。所以人们有一种理想,能不能达到70%,养老金对工资的替代率达到70%,所以我们把这个70%叫充足率,养老金替代率的充足性。
  目前,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单一收入来源对退休前工资的替代率处于40%-50%的水平,距离70%的理想水平尚有一定距离。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却在逐步加快。
  汪泓(上海市宝山区区委书记):实际上我们现在上海的宝山地区,上海地区,整个的老龄化程度从过去的15%到26%,到今天已经31%,正迈向33%。也就是说,整个的一个赡养比,就是我们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整个100个人口当中有31位到33位老年人,从整个社会来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老年的人口的城市。
  老龄化加速 增大养老金体系收支压力
  就宝山区老年人口及老龄化程度而言,截至2015年底,宝山区户籍60周岁及以上人口共28.36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30%。但就全国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区域差异大的特点。最早进入老龄化的东部地区和最晚进入老龄化的西部相差近30年。2015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1%。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意味着按照我国现行养老金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的现收现付制,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占比不断增加,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数占比却在不断降低,无疑将增大现行养老金体系的收支压力。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国民的人均寿命也在稳步增长。
  党俊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将来我们的老百姓活得越来越长,怎么样做好充分的长寿的资金准备。我们现在一方面大家都在准备怎么样能够长寿,吃药、打针、健康预防这个好办,但关键问题是活得很长了以后,钱从哪里来。老百姓对于长寿社会到来的预期是清楚的,但对长寿时代到来的风险不太清楚。问题是长寿了以后,你拿什么样的资产来支撑将来更加长寿的这一段的生活。
 
  国际上养老金体系是如何建设的?
 
  就国际经验来看,世界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三支柱的养老金模式,成为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普遍选择。包括第一支柱由国家发起的公共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由雇主发起的职业养老金计划,以及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计划。这种政府、单位和个人责任共担的三支柱是现代养老金体系的核心。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的个人自愿养老金,属于补充养老金范畴。从国际发展趋势看,补充养老金在个人养老保障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个人对公共养老金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三个支柱的关系是,年轻社会的时候第一支柱涨,第二支柱启动。到了深度老龄社会,第二支柱启动到一定程度,第三支柱启动了。那么到现在我们看,这三个支柱其实最强劲发展的是第三支柱。而且现在的趋势能看到国家第一支柱养老金,其实替代率是在急剧下降的。发达国家已经从退休前收入的60%降到了30%,那么拿谁来替代它呢?就是(第二支柱)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替代一部分,强力发展(第三支柱)个人账户。
  我国在1991年提出“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是我国第一次提出养老金第三支柱。经过若干年的改革与实践,目前国家主导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正在逐步完善,雇主主导的职业养老金制度已经建立,但覆盖面十分有限,而个人主导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尚未落地。
 
  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处于政策关键期
 
  董克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我想在第三支柱的设计中,首先要让老百姓理解为什么有第三支柱,为什么需要第三支柱?因为如果不理解这一点,政策出台了也无法落地。为什么要有第三支柱呢?因为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无论是现收现付型(在职的一代缴纳养老金供养退休一代)的第一支柱,或者说完全积累,像智利这样完全积累型(个人在工作期间缴费并通过个人账户进行积累,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的模式,都不足以应对老龄化问题。如果要应对老龄化的危机,必须是既有国家的公共养老金,也要有雇主主导的第二支柱,像美国的401K等等,更多的还要有第三支柱,有个人承担养老责任的第三支柱。在我们国家,我们现在主要依靠第一支柱,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我们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有一部分,职业年金也有一部分,但是都不够大、覆盖面不够广。现在我们要推出第三支柱,就是说,要让老百姓理解,我们的老龄化会很严重的,仅靠国家、靠集体这两个支柱都是不足的,要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要考虑到未来的养老。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每个人都要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才能开始说,我可以养老了。不是政府说可以退休了,你就退休,而是自己要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养老了。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想想,你可能的预期寿命有多少?你在资产上做好准备了吗?能够颐养天年吗?所以这时候要给国民这么一种教育,在这种教育下就要国民付诸一个行动,这个行动政府从税收减免,我们的各种金融机构帮助他们建账户、理财,就是让自己有一个养老资产积累的一个行动计划。
  黄王慈明(香港投资基金工会行政总裁):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三个支柱怎么样去匹配,比如说在内地,我们了解就是很依赖第一支柱。第一支柱提供的替代率可能达到50%左右,这个如果我们参考一下海外经验,其实这个是不能持续的。我们看到欧洲很多情况,就是太过于依赖第一支柱,政府承担的负担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从一个顶层的设计,首先就是说,要怎么样把这三个支柱都能平均地发展。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很多老百姓以为这个责任应该是在政府,其实每一个雇员,每一个个人都有一个责任,为自己负责。
  李文(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我们已经具有国家养老保障体系,有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但是我们没有由个人养老构成的第三支柱。从整个的养老金体系方面来讲,我们是缺失的。中国人传统上也有靠国家养老,靠企业养老,过去的一些年靠住房养老,包括子女养老这样的一个传统观念。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一个成熟的养老体系应该更主要靠个人去养老。所以在中国现阶段,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第三支柱体系变得特别特别重要。这也是过去的这两年,包括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包括业界都在大力地推进整个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的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三支柱制度顶层设计的关键期,业界讨论的焦点主要聚焦在政府税收优惠激励、是否账户模式的制度架构以及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上。
 
  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有哪些关注焦点?
 
  董克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现在我们出台第三支柱,我觉得政策上有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有税收优惠政策,为什么要有税收优惠。因为我们国家虽然我们的个人所得税在我们的税制体制中目前看比重不大,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我们不能老去想,我们怎么提高征税的起征点,不是这样的。而我们要更多从税收优惠的角度鼓励大家在税前能够拿出钱来,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这样一个税收优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会对第三支柱,对老百姓有一种激励作用。老百姓就会感受到这个政策的优惠程度,他会积极去参与。
  从目前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政策进展来看,在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上各方已取得共识。但在第三支柱是否建立统一账户方面,仍存在不同认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支柱应设立专门的养老金账户,税收优惠、投资产品选择、权益记录等活动都基于账户展开。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我不希望我管个人养老资产走一个地方就一个账户,保险一个、银行一个,每家一个。最后像我们现在手里的卡一样,多得密码都忘掉了。我希望我的实名制下面,我个人养老资产管理就一个账户。
  董克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这个(税收)优惠建立在哪?这个优惠大家现在有一种讨论,就是说,我是买一个产品优惠我,是买一个基金优惠我,还是买一个保险产品优惠我。其实这种优惠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应该优惠在一个账户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钱,我拿出来之后放到一个个人账户上。基于这个账户,进入这个账户的钱是要有优惠的。要建立这样的账户就有一个问题,就必须要有一套系统,一个很清晰的信息系统能够把控账户。
  钟蓉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我们强调税收递延是给个人的,给到每一个人就是给他们账户。这个账户是唯一的,而且账户记一辈子的,那么税收就应该放到这个账户里。税收递延给了这个账户,相当于给了每一个人之后,至于这个账户里头,他要是想去选保险、选基金,甚至存银行都是可以的。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我们缺乏延期征税的政策,关于这个政策,现在政府正在决策过程中。这个延期征税的政策,它应该是给一个人的名下,让他进行不同资产配置。因为个人要选择,在老百姓的选择当中,我们的基金、我们的保险、我们的银行理财,它们都会做得最好。但如果你把政策就给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坐在那里,认为自己是老大,吃大锅饭,它就不会改革了。所以中国正在出台这样的延期征税政策非常关键。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