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试水”打造差别化养老服务新模式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如何让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一直是各级民政部门重点关注的方面。南京市浦口区民政局,“试水”打造差别化养老服务新模式,力争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一丝关爱赢得老人万分感激
  南京浦口区泰山街道丁益友老人,年轻的时候是名中医,自从妻子和母亲相继去世后,就一人独居在家。泰山街道阳沟街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的社工,首次到老人家探访时,发现老人的居住环境脏乱不堪。两居室,一间放杂物,一间是卧室。刚打开门一股浓烈的异味就扑面而来。外间的窗户用纸板挡着,屋顶漏雨。
  见到这样的情况,社工们立即为他清理卫生,把所有的锅碗瓢盆都洗刷干净,桌子洗刷干净,收拾整齐,屋子里的饮料瓶子都卖掉,房间的地砖也抹得干干净净。还帮他把冬天衣物,没有洗的床单带到中心清洗,叠得整整齐齐送给他。
  日子久了,老人和社工们也熟了,他有时一天给院长打好几个电话,邀请她去看望他,陪他聊天。他也会常常来中心坐坐,给中心员工和老人看中医,讲保健知识、和大家一起包饺子。当社工再去老人家时,他说:“哪来的好孩子啊,帮我这老头洗这做那,还陪我聊天和我说话。”社工们告诉老人:“我们是政府派来关心您的。”丁爷爷满怀感激地说:“感谢政府!感谢党!”
  据了解,这是浦口区民政局,率先在郊区县引进为老人服务的社会组织南京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开展的一种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该区对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不拘于固定模式,他们从地区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城市化率较高的地区,要求打破居委会行政界线,多个居委会联合打造AAA级示范中心,聘请社会专业组织来提供服务,这样最大的好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老人较多,可以让社会组织“存活”,然后有能力向社会其他老人提供有偿服务,同时避免各居委会重复投入,没有专业人才。
目前浦口区已经在两个区县合并前的原区县政府所在地的泰山街道和江浦街道建设了两个AAA级居家养老省级示范点,每个点建筑面积都在1000左右,覆盖4-6个居委会,直接服务政府购买的70岁以上困难独居老人近百人,还各自开设50张左右的床位用于老人休息和短期居住照料,下一步服务中心覆盖居委会的面将继续扩大。
 
  探索“社会化”养老多层次方式
  浦口区正在逐渐向老龄化社会过渡,全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6万多人。为了给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浦口拟以居家养老对象会员制、家政服务队伍员工制的全新的养老方式,主动对接多层次养老需求。
  一方面,提升镇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借助南京银杏树养老服务专业组织,让出政府工作空间,打造泰山街道阳沟街和江浦街道烈士塔,两个区域性省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逐步将机构养老服务向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延伸和丰富。
  另一方面,打造区养老机构示范工程。强化人员配备,促进可持续发展;聘请专家、养老专业人员和持有护理员证的护工入院,优化队伍,推动提档升级;打牢软件基础,提升供养承接力。
  打破社区行政区划界线,以建设区域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基本方式,多等级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和镇街政府所在地社区以半径2.5公里左右为区域范围,建设一个AAA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区域覆盖的社区不再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2014年底,所有镇街政府所在地都建设一个AAA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交由社会专业组织运营。
  居住人口1000人以上或有100名65岁以上老人的小区(含商品房小区、拆迁安置区、农民集中区)应建设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农村社区和行政村应建设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重点以邻里互助、亲戚帮助、干部代助等形式关爱独居困难老人。家委会依据上述情况建设相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管理的主动性,养老服务质量的可控性,使居家老人能享受到及时、便捷、优质的规范化机构养老服务和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何谓“智慧养老院”?智慧养老院是浦口区民政局将信息化引入居家养老服务,探索社会化养老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它是一种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老人不必搬至养老院,只要根据自身需要在家打电话“点单”,养老院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提供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目前,依托烈士塔A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浦口区已开展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筹备工作,整合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为属地老人提供服务。并通过市场选择其他类别的服务单位,如医院、相对较专业的家政服务公司(电力电器维修、下水道疏通、房屋拾漏、更换锁钥匙等),逐步形成服务共同体。
 
  搭建区级智慧养老平台
  在全力打造居家养老的同时,浦口区民政局不忘对养老机构转型,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公办养老机构向公办民营、康复养老型养老机构转变,支持养老机构向社会开放,提高入住率。
  对本地入住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收入评估,按照收入状况给予差别化收费;鼓励社会新办托老所、关爱之家等小型养老机构,并给予床位补助。支持向居家养老服务方向拓展,对服务符合政府补贴标准的困难独居老人,财政按规定拨付补助资金。
鼓励规范家庭式养老模式,支持爱心人士利用家庭自有住房开办家庭式托老所,对卫生、消防条件具备的,拥有30张以上床位的民办托老所给予床位和运营补贴。
 
  促进养老机构转型加快社会化运营步伐,强化基础工作摸清全区老人现状
  为做好老人服务工作,浦口区民政局强化基础工作,摸清全区老人现状,要求各社区应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库,将老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子女联系方式、所需服务项目、助老服务员情况、服务开展情况、支出经费情况等相关资料输入电脑,一户一档,实施动态管理。
  同时,将社区各种服务资源、服务工作人员等分类输入信息库,统一调配、统一使用,根据老年人基本需求,整合社区家政服务、卫生医疗、便民服务等多种服务资源,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网络。
  据了解,力争在2013年6月前,全区所有社区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类别等级申报认定工作。社区居(村)民委员会自主或联合申报,镇街场民政部门负责审核划分,区老龄办负责认定。明确建设任务标准,2013年12月前,商品房小区、城市老旧社区、拆迁安置区、农民集中区等条件具备的社区完成相应级别的硬件建设任务。2015年前,全区完成15个AA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建立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建立一支以社区干部、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A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拟建立两支以上志愿者队伍,其中一支以大学生或其他社会组织人员为主体。
  在此基础上开展“安康银发睦邻”服务。各街道和社区应积极构建以“楼栋相互关照、孤寡老人陪护、残疾老人康复、困难老人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自助互助结对服务体系,尤其是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空巢、病残老人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设立“安康银发睦邻卡”,建立为老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对为老人服务的时间和内容予以记录,作为以后减免费用依据。
  养老服务作为造福老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而推行的新举措,是顺民意、保民生的德政工程,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有力手段,浦口区将养老工作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突破口,落实各项责任,并将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好事、实事抓紧抓好。
 
    (来源:南京晨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