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老街坊搭伙养老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将近正午光景,西城陶然亭街道骡马市大街10号楼,84岁的老人冯玉恒,迈步走出14层的家门,坐上电梯前往2层滕岭家。这可不是去串门,这是地区新兴的一种养老模式:居委会组织住在同一楼中的老人,抱团组成互助养老俱乐部,成员自愿腾出自家屋,请进老街坊,一块儿享受政府或签约单位提供的就餐、就医、生活照料等服务。既破解地区养老资源不足,又增进邻里感情。说白了,搭伙养老。
  60岁的滕岭热情地将冯玉恒请进家中。此时家里已是人声鼎沸:客厅中,社区医生正在给一位邻居测量血压;主卧里,五六位邻居正和社区志愿者聊着春季常见病防治。
  “我住16层”、“我是住12层的”、“我就住在10层”……不一会儿工夫,几位老人都互相熟悉了,敞开了话匣子,聊起家长里短。
  不知不觉已到11点半。“各位大爷大妈,饭菜来了!”门口传来了辖区北灯公司负责人祁岩的声音,只见他抱着装满了保温饭盒的箱子走了进来。“今儿是咱俱乐部第一次聚齐儿,以后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中午,我都给大伙儿送饭菜,保您满意!”
  “就当这儿是自个儿家,欢迎各位随时来聚聚,大家一块聊聊天、说说话。”看着家中高朋满座,主人滕岭喜上眉梢,“房子闲着也是闲着,能当"小饭桌""小诊所",老街坊们一起得实惠,这是大好事。”他说,其实不少老住户都有类似的意愿,只是缺少参与的渠道。
  陶然亭地区养老资源紧张,能不能动员居民们互帮互助?街道在问题最突出的粉房琉璃街社区,开始了尝试。结果,不少像滕岭这样的居民都双手赞成,定时提供自家房屋免费作为楼宇里的老人活动场地。
  于是,楼宇互助养老这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它需选取有相同需求、相互熟悉的老年人组成一个互助组,组员之间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源,一方面,通过互助小组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老年人之间也能增进沟通交流,减少孤独寂寞。
  目前,根据对骡马市大街10号楼123位老人的实际需求调查,互助养老暂时分为互助就餐、互助就医、互助生活3个小组。在互助就餐小组里,老人们可以选择老年餐桌送餐服务,也可自己在互助开放户家中搭伙做饭,还可由社区选择志愿服务人员上门到互助开放户家中做饭。而互助就医组,则由社区联系陶然亭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定期到互助开放户家中为成员老年人进行常规体检、测量血压等服务。
  互助养老得到了地区单位的大力支持,老年餐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周边理发店、便民菜站都积极响应,愿意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这是俱乐部今后的有力保障。”粉房琉璃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魏占增信心满满地说。
  “粉房琉璃街社区这种互助养老模式,既缓解了辖区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不足,还改善了邻里关系。”陶然亭街道工委书记王效农表示,街道正以该社区为试点,摸索经验,今后在其他社区中推广。
  如果在老人集中的楼宇里,找不出互助养老的场地,街道会出资专门租场地,供开展互助养老活动使用,并及时跟进各种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下一步,街道还将组建由社工、各行业志愿者组成的楼宇“保姆”服务队,通过上门服务满足老人的各种日常生活需求。
 
  编后
  养老院或资源有限或费用高昂,能提供的服务与当前老龄化的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除去进养老院这一途径,还有没有别的养老方式?
  陶然亭地区的互助养老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除此之外,本市还有许多地区因地制宜,想出了不少好点子,例如:西城月坛街道,将老人集中起来促其互助、互动的“夕阳茶座”已赢得了无数青睐;在海淀,300余社区建起养老互助社,老人们结对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丰台草桥,养老不离家的新模式已蔚然成风……这些做法很受老年人欢迎,也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来源:北京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