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先行、政策倾斜、均衡发展、社区护理:中日专家共破两国养老难题
作者:   来源: 人民中国  2018-06-14

  6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学术振兴会主办的“中日共同应对老龄化社会:路径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养老护理一线的经营管理者出席研讨会,并从中日老龄化的现状、对策、比较、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先于中国30年进入老龄社会的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今天,中日两国专家学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中日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未来,共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案与路径,有很大的现实和学术意义,必将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事业向前发展。”
  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部公使饭田博文在致辞中表示:“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在纪念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招待会上,李总理强调要重点培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双方还就如何加强医疗养老合作签署了备忘录。我相信日中两国在医疗养老领域的交流合作会为两国以及世界积极应对老龄化做出巨大贡献。”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中国则是老龄人口规模最庞大的发展中国家。日趋深化的老龄化问题已对两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已成为中日两国共同面临的课题。
  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立法先行”是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的地方。在养老方面,日本经历了从单项立法到综合性立法的渐进之路。1995年颁布的《高龄社会对策法》为日本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提供了主要依据。此外,日本还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促进国民年金体系持续运行以支持老年人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收入保障,这些做法都对中国有借鉴意义。
  远藤久夫(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所长):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举措之一是要构建一个适合老人的医疗体系。年轻人和老年人在患病类型和所需治疗方式上不尽相同,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老年人的治疗和生活不可能完全分离,医养结合的方式更加适合他们。日本的医疗制度在医疗费方面也对老年人有政策倾斜,尽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王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日本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两者都是我们应该参考和借鉴的。人口现象与一般社会经济现象不同,它的影响几十年后才会显现,也因此称为人口惯性。日本出台的部分措施之所以成效不大,是因为他们采取措施的时间太晚了。日本早在1974年就已经出现了少子化现象,但其最早出台的措施却是在1994年,已经晚了20年。
  王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有关老人长期照护的法律与政策存在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针对城市老年人的多,针对农村的少;针对社会照护的多,针对家庭照护的少;原则性规定多,操作性措施少。
  林玲子(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部部长):通过几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平均寿命的地域差异。日本平均寿命最长县和最短县的差距是男性3.11岁、女性1.74岁,而中国平均寿命最长省和最短省的差距却是男性11.95岁,女性12.37岁,由此可见各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另外一个数据是从事护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占比,日本约占总劳动人口的11.3%,而中国仅为1.1%,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护理人才还有很大缺口。
  込山爱郎(厚生劳动省老健局振兴课课长):医院等医疗资源是有限的,在家接受长期护理或医疗服务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中日双方都有必要完善社区综合医护系统,将原本需要在医院内完成的医疗转换为以社区为支撑的长期护理。一位中国学者曾说过,所谓迎接老龄社会的挑战,就是社区相关方齐心协力,开展可提供医疗、长期护理、生活援助等一体化服务的城市建设。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