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退休年龄不断提高 但养老金危机并没有根本性改善
作者:   来源: 腾讯财经  2018-11-15

  近期,“延迟退休”问题又热了起来。这个“热”,充分反应出社会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关注的关心和关注。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延迟退休”呢?
  支持“延迟退休”的普遍观点是,推行“延迟退休”,可以带来四点好处:一是可以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二是可以保持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可以延长个人参与社会的时间;四是个人可以积累更多的财富用于养老。
  但是,这些“好处”真的能实现吗?
  首先来看养老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金面临缺口,是所有福利型国家的普遍现象。于是,为了填补缺口,各国政府要么提高养老金缴纳比例,要么推迟退休年限。前者是让年轻人多交,后者是让中老年人多交。反正路径只有一个,通过多收钱来填平缺口。
  可从各国的实践来看,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更象是一种饮鸩止渴。以全球老龄化程度的日本为例,从1973年起就不断提高退休年龄,从战后的50或55岁,逐步提高到60岁,又到65岁。但日本的养老金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今年,日本又提出把企业的继续雇佣年龄从65岁提高至70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提法更是打造“永不退休”、“终身活跃”的社会。
  其次来看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的缺口吗?目前来看,这一缺口还不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一直在5%左右。这说明我国短期内还不存在劳动力短缺。而往长远看,随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经济模式、产业结构和分配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可以说,未来的经济体系什么样,现在只是一个未知数。并且,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早已从“量”转向“质”,劳动力市场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数量不足,而是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
  再次来看参与社会。科学研究发现,个人延长参与社会的时间,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确实都有好处。但这种好处是有前提的,即不对身体和心理有损害。我们常说把兴趣与工作相统一,但事实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支持延迟退休的人总占少数的原因之一吧。
  这里面还有一个老年人再就业的提法。实际上,老年人再就业并不容易。新加坡在实践中就发现,即使政府提供种种政策倾斜和就业帮助,但40岁以上人群再就业就已经非常困难,更别说60岁以上了。
  最后来看个人财富。老人能通过再就业赚到钱吗?我的看法是肯定不能。国外老龄群体就业的现状是:大多集中在农业和服务业,大多从事个体经营或非正规工作,大多从事短期性、临时性的不稳定工作。也就是说,老龄群体就业大多是低收入岗位,只是有助于维持生活,很少能改善生活。
  至于巴菲特、特朗普、希拉里,不得不说这是特例里的特例。还有,我国女性就业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再加上托儿所缺失,带来孩子抚养难等一系列家庭难题。虽然对这些难题各家有各家的办法,但基本都是靠家中老人帮忙来解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退而不休”已经成为我国的老龄群体的一个突出特点。所以,有专家提出的让老龄群体再就业,其实并无新意。
  对于人口老龄化,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一种统计概念。只要提高老年人的年龄标准,如从60岁提高到65岁,甚至提高到70岁,那么老龄化的程度就会相应降低。现在一些关于“延迟退休”的提法,与这一观点颇为“神”似。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就是将“应对老龄化”这一经济问题,降维成了“如何养老”这一民生问题。
  目前,人口老龄化还只是刚刚开始,其影响是全局的、长期的,不是局部的,也不是暂时的。因此,必须早日改变“舍本逐末”的做法,走出“延迟退休”的思维误区, 立足于更全面、更系统、更复杂、更长远的创新型研究,以新思维催生新观点、新范式,进而为老龄社会提供新理解、新想象和新动力。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