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以房养老”小心房财两空
作者:   来源: 新法制报  2022-07-11

  7月6日下午,南昌市红谷滩区普贤社区邻里中心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社区的大爷大妈早早地来到会议室,聆听“公益律师”授课。江西听讼律师事务所王惠律师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为老年人剖析各种骗局背后的套路和法律问题,以提高大家防骗意识。授课结束后,“公益律师”还现场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听完课后,居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骗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我们更应该不断更新反诈知识,只有时常念‘紧箍咒’,才能避免受骗。”

  

  多形式宣传反诈

  本报与省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第706期“公益律师进社区”活动,携手南昌市红谷滩区开展“提高老年人防范诈骗‘免疫力’,守护养老‘钱袋子’”法治宣传。此次活动由红谷滩区司法局联合主办,卫东司法所承办。

  “反诈宣传太有必要了,我老伴就被骗过,20多万元打了水漂。”在活动现场,家住红谷滩区世纪中央城的朱阿姨边听边做笔记。朱阿姨的老伴听信别人投资养老公寓的骗局,分两次投资了20余万元,结果血本无归。这件事发生后,每逢有反诈知识宣传,朱阿姨都积极参加。

  “律师讲的事例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提高反诈意识,多学反诈知识。”来自卫东花园的魏阿姨对“公益律师”的授课赞不绝口。魏阿姨告诉记者:“经常听到小区里有人被骗的消息,总感觉离自己很遥远。听了律师的分析后,觉得这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红谷滩区司法局卫东司法所所长赵送云介绍,普贤社区诈骗案件相对高发,因为社区居民大多数是安置户,很容易被骗子盯上。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对各个层面的社区群众宣传防骗知识,除了开设专题讲座外,还入户走访,向居民发放防骗宣传彩页,并详细讲解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特点、危害性以及非法集资的特征、风险、危害等。

  

  轻信“以房养老”致房财两空

  “‘养儿防老不靠谱,以房养老更靠谱。’是不是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广告语?”王惠表示,以房养老作为一项新的缓解人口老龄化、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补助的政策,它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一些骗子实施诈骗的幌子。

  这类骗子往往自称来自某某理财机构,瞄准的都是有房的老年人。骗子通过组织外出旅游,给老人洗脑,称房产证放在家里不会升值,但如果将房产证拿出来办理抵押贷款,以红谷滩的一套房子为例,估值最少有100多万元。骗子称贷款利息由他们来承担,老人每个月能收取5000余元的“养老金”。为了让老人放心,骗子还声称,6个月后可以随时办理解押,不需付出任何代价。

  “结果很多老年人瞒着子女和对方签下一系列的合同,甚至有人被带到公证处做赋予强制执行的公证文书。”王惠介绍,这些机构往往会将汇集的大量资金挪作他用,一旦资金链断裂、无法代为还款,出资方申请强制执行老年人所抵押的房屋,导致老年人的房屋被强制执行。“以房养老”套路贷使得老年人陷入合同陷阱之中,最终房财两空。

  “以权威机构名义蒙骗老人,这样的以房养老和国家鼓励的以房养老,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王惠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你惦记着别人的利息,别人惦记着你的本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免费的一定会是最贵的。”

  居住权作为民法典实施后新增的一种用益物权,是以往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一种新的权利。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王惠称,有了这项权利,老人就可以放心提前把房子过户到赡养自己的子女名下,让子女更有动力实现“养儿防老”。老年人也可以将房屋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给金融机构或其他投资人,以房款养老,并约定在其有生之年享有对房屋的居住权,以避免出现“钱没了,人还在”的窘境。

  

  免费之旅原是“被骗之路”

  “号称前往某个景点旅游,全程免费,吃住都在五星级酒店,只需要跟团欣赏国内绝美风景,放松心情。这样的宣传是不是很有诱惑力?‘免费’作为商家用来吸引消费者的不二法器,在此刻派上了用场,让老年人变成他们的欺骗对象。”王惠为大家撕开免费旅游的“外衣”。

  这类骗子往往以消费养老为噱头,专门欺骗老年人。一开始,骗子往往采取发鸡蛋、免费抽奖等方式获得老人们的信任。等到时机成熟后,骗子会向老人们宣布,为了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照顾,决定安排各位大爷大妈去免费旅游。

  在旅游目的地,骗子早已联系好其他同伙,在老人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向他们推销理财产品。宣讲人员称理财产品实行白银到翡翠不同等级的会员制,只要投资就能获得高额回报,每天都有现金返利。在现场“热烈”的气氛下,大家纷纷拿出养老钱参与“投资”,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殊不知,“养老”变成了“坑老”,老年人辛苦攒下的养老钱有去无回。

  王惠介绍,不法分子利用老年群体对于投资理财类信息辨别能力差、获取信息滞后、渴望情感关怀等特点,屡屡将“黑手”伸向他们,大家一定要警惕这样的“免费旅游”骗局。

  王惠提醒,老年人在出游时,首先要选择正规旅行社,参团时注意查看企业是否有《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旅行社分社备案登记证明》《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证明》,一旦遇到免费发放补贴、要求提供银行账户、事先收取小额费用等骗子惯用的伎俩,应立即拒绝。发现异常的,要及时告知家人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当心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升级

  “‘我是公安局的,你涉嫌洗黑钱,这是你的通缉令、拘捕令。’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但是近期此类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升级了。”王惠和大家分享了最近南昌退休人员姜大爷被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了100多万元的案例。

  姜大爷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警察”,告知其名下的银行账户涉嫌非法洗钱,涉案金额100余万元,要求配合调查,并发来了其名下存折、所谓刑事拘捕令等相关证据。听后姜大爷有点慌,正准备挂断电话之时,对方又让他下载一个视频会议App。在该App上注册完成后,对方邀请姜大爷进入视频会议。进入视频会议后,姜大爷看到对面真的坐着两名办案“警察”,便卸下了防备之心。在“警察”的指示下,姜大爷将自己银行卡内的100余万元转到了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里。

  王惠介绍,这类诈骗中,不法分子冒充“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甚至还会提供所谓的“通缉令”“逮捕令”“法院传票”等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然后,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或给受害人自证清白机会的幌子,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或直接让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并强调“办案期间”不准任何人打扰或知晓。整个过程中“公检法人员”会软硬兼施,要求多次转账,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为止。

  王惠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通缉令”“逮捕令”,也不会在未见面前要求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