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老龄数据
2016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暨上海老年人养老意愿状况信息发布会
作者:   来源: 上海为老服务  2017-03-29
 

  2017年3月27日,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联合召开信息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统计的本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同时,发布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上海地区)”、“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和“上海社区老年人中医特色医养服务需求调研”等调查数据相关信息。
 
  一、上海人口老龄化信息
 
  (一)老年人口信息
  依据《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49.98万人,其中: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57.79万人,占总人口的31.6%;比上年增加了21.84万人,增长5.0%;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1.4个百分点。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9.03万人,占总人口的20.6%;比上年增加了15.64万人,增长5.5%;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1.0个百分点。
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8.62万人,占总人口的13.0%;比上年增加了7.54万人,增长4.2%;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5个百分点。
 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79.66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4%,占总人口的5.5%;比上年增加1.61万人,增长2.1%;占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1个百分点。
 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59人,其中男性515人,女性1444人;增加了208人,增长11.9%;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从2015年的12.1人增加到13.5人。
  (二)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 低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比例增长明显。60-69岁低年龄段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2010年开始超过50%,在2016年底接近60%(58.8%)。其中60-64岁人口占老年人口比例在2013年底超过三分之一,并逐年增长,2016年底达34.7%。低龄老年人口具有较高的健康度及社会参与度,是老年人群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群体,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高龄老年人口平稳增长。由于近年来低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2014年开始下降,到2016年为17.4%。同时,从2008年开始,80岁以上人口每年的递增有所下降,从以前每年递增3-4万多人,到2016年仅递增1.61万人。因此,相对而言,接下来的几年在应对高龄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上,可能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老年人口抚养系数进一步增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抚养系数从2015年超过50%以后,2016年再进一步上升,达54.1%。这意味着上海户籍人口中每1.8个15-59岁劳动力要负担1个60岁以上老年人。而从总抚养系数来看,这个比例已经超过70%,即每1.4个15-59岁劳动力要负担1个60岁以上或0-14岁人口。
 人口预期寿命再创新高。2016年,本市人口预期寿命超过83岁,其中女性较去年增加0.52岁,为85.61岁;男性增加0.36岁。上海户籍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仅遥遥领先于全国2015年的76.1岁,而且紧追全球最高的人均预期寿命国家日本的83.7岁和瑞士的83.4岁。
 
  二、本市老龄事业发展的状况
 
 养老保障方面: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城镇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316.38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9.1%;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的人数共计47.0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0.3%;领取小城镇养老金的人数共计45.1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9.9%;领取征地养老补贴的人数共计13.9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3.1%。
 养老服务方面:全市养老机构共计702家,床位数共计13.28万张(其中2016年新增9100张),比上年增加5.4%;养老机构中,内部设立医疗机构数共计244家;与医疗机构签约数564家,占养老机构总数的80.3%。
全市共有长者照护之家73家(其中2016年新增51家),床位数共计2184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共计32个;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共计488家,月均服务人数2.03万人,比上年增加35.3%;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共计289家,服务对象中获得政府养老服务补贴的人数12.66万人;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共计633个,月均服务人数7.6万人,比上年增加4.5%;社区睦邻点共计3052个,其中示范睦邻点100个。
 老年医疗方面:全市老年医疗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共计32所;老年护理院床位数9064张,比上年增加36.4%;全市共建家庭病床5.19万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健康管理人数212.50万人,占同年龄组人口比重71.1%。
 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全市共有老年教育机构291个,参加各类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年学员39.18万人;全市远程老年大学学习点共计5651个,老年学员人数全年共计60.16万人。全市共有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542家,日均活动人数26万人。
全市街道、乡镇级以上老年协会共计178个,居(村)委老年协会2031个;老年文艺团队1.5万个,参加人数共计33.46万人;老年体育协会442个,参加人数54.3万人;老年体育团队1.43万个,参加人数43.3万人;老年志愿者团队8895个,参加人数33.26万人。
 老年人权益维护方面:全年共办理涉老法律援助案件867件,比上年减少3.1%;受理老年人来信、来访、来电总数4.41万人次,其中调解处理4.23万人次。
 
  三、本市相关调查的主要信息
 
  2015年8月,全国启动了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上海地区调查,涉及浦东、闵行、奉贤、宝山、虹口、普陀、黄浦、杨浦和崇明9个区县的144个调查点,调查人数4320人,有效问卷4301份。
2016年10月,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对浦东、杨浦、黄浦、普陀、徐汇、静安、闵行、虹口、长宁9个区的1100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了“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有效问卷1025份。
  (一)总体评价
  上海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总体状况良好,日常活动完全能自理的老年人占93.3%,完全不能自理的占4.5%。照料状况方面,多数老年人能够得到照料,家庭成员依然是最重要的照料者。此外,家政服务人员(保姆、小时工等)的选择率也显示出了照料服务社会化的趋势。
上海老年人养老意愿方面,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居环境接受照料,越是高年龄组的人群,在家的意愿越高;“自己照顾自己”和“在家由家人照顾”比例最高。表示“在养老机构”、“异地养老”和“视情况而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历经多年家庭照料功能社会化的变迁以及社会照料服务体系的发展,老年人对于未来的照料问题具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和多元的选择。但同时显示,选择“高端养老公寓或住宅”的比例不高,老年人群对于养老机构的价格承受能力仍然偏低。
  (二)照料状况和养老服务意愿
 老年人的照料状况。有13.1%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照料。在这部分老年人之中,有89.4%的表示有人照料,家人依然是最重要的照料者;此外,家政服务人员(保姆、小时工等)的选择率也达到13.5%,显示出了照料服务社会化的趋势。在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之中,18.5%的老年人为单独居住者。而在这些独居老人之中,13.5%的老年人无人照料,显著高于有同住者5.4%的比例,说明独居老人更容易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
调查显示,有13.7%的老年人表示家中还有其他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需要这些老年人照料的老年人多数为其父母或配偶。这些老年人之中,由自己承担照料任务的占65.0%。
 老年人的照料意愿。调查显示,希望在家里接受照料护理服务的占61.0%;同时,表示“在养老机构”和“视情况而定”的比例分别达到11.2%和24.0%,这说明历经多年家庭照料功能社会化的变迁以及社会照料服务体系的发展,老年人对于未来的照料问题具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和多元的选择。与此同时,调查发现,越是高年龄组的老年人群,在家的意愿越高;越是低年龄组的人群,表示“视情况而定”的比例越高,对于“白天在社区晚上回家”模式的接受度也越高。这表明,高年龄组的老年人对于家庭环境的依恋度较高,而低年龄组的人群对于场所选择则更多表现出了灵活性和多样性。
 社区为老服务的需求。需求较多的是上门做家务、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依次为28.3%、22.8%和20.6%。与此同时,心理咨询、聊天解闷、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健康教育等也有一定的需求量。独居老年人在助餐、助浴、上门做家务、上门看病、老年辅具用品租赁、心理咨询/聊天解闷等多个社区服务的需求要高于其他老年人群。在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群之中,即使是由家人照料者,其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在各项目上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为明显的是助浴和康复护理,而这两项均是需要一定的专业训练、技能或设备才能完成的,一般家庭照料者难以胜任。这表明,社区服务的受众面正在由少数特殊人群向全体人群扩散,需求正在从一般性生活照料服务向各专业类服务扩散。
有意愿购买上门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占58.0%。未购买过,但未来会考虑购买的老年人占比50.9%。老年人对上门服务中的医疗服务和家政服务需求最高,占比分别是67.3%和66.6%,其次是选择护理保健(54.1%)和送餐服务(44.1%),还有25.6%的受访老年人认为“陪同聊天或心理咨询”也应该是上门服务要包含的项目。费用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以及人身及财产安全是上海老年人对上门养老服务最主要的三个顾虑。
  有12.9%的老年人去过且未来愿意继续去日间照料服务机构。没有去过,但未来会考虑去的老年人占比47.5%。86.0%的上海老年人认为社区日托中心应提供医疗与保健服务。40.5%的老年人认为日托中心应该提供文体娱乐活动。37.3%的老年人认为社区日托中心需要提供陪聊陪行的服务。33.1%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日托中心提供讲座培训;21.8%的受访者选择了联谊活动,12 .1%的受访者选择了代买物品。
 养老机构服务需求。71.7%的老年人是为减轻子女等家庭成员负担而选择入住养老机构,63.3%的老年人是为获得及时的护理和医疗援助,39.8%是为休闲娱乐活动更丰富,36.7%是为与同龄人一起容易沟通,31.9%是考虑在家没人照顾。调查显示,收费标准是老年人最看重的首要因素,食宿条件和生活设施,医疗与保健、服务质量和态度、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地理位置、入住人员构成等也是老年人关注的主要因素。
 养老服务支出情况。老年人的实际养老费用为2001-3000元的占比最高,为27.3%;同时,每月能接受的养老费用占比最高的也是2001-3000元,为29.9%;1001-2000元,居于第二位,为25.0%。实际支出501-1000元和3001-4000元养老费的占比分别是14.6%和14.5%。上海不同区域的老年人的养老支出存在显著差异。
 其他养老服务需求。上海老年人对于高端养老服务的知晓程度比较高,且认知比较理性。最吸引老年人的是“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护理服务”、“社区配套设施完善”、“采用无障碍设计”以及“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这些务实的要素。老年人在高端养老服务中最想要得到的是个性服务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上海老年人对于“异地养老”的意愿并不高。调查显示,68.4%的老年人表示“不会选择异地养老”;29.4%的老年人表示“会短期异地养老”,但只有2.2%的受访者选择“会终身异地养老”。江苏、浙江是上海老年人选择异地养老的主要地区。短期旅居养老最受上海老年人欢迎。近七成老年人愿意和亲朋好友“结伴养老”。
  (三)中医特色医养服务意愿
  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是上海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前5位,75%的患病老人每月在慢病治疗上自费支出在500元以内。
  社区老年人获取中医养生保健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及亲朋好友的推荐。老年人常做的3个保健动作是:梳头36下、揉搓面部、揉搓耳朵。社区老年人参与的中医保健运动排在前3位的是太极拳、拍打操和手指保健操。
  关于保健品的食用,48%的社区老年人从来不吃保健品。食用的保健品,多为子女购买或亲朋赠送;自费购买的保健品食用的老年人每月愿意支付的金额主要在500元以内。
  针灸、推拿和拔罐是社区老年人日常接触最多的3项中医保健服务。冬天服用膏方的老年人仅为16%,13%的老年人从未听过或完全不了解中医膏方。
  社区老年人最感兴趣的3项社区健康服务为指导安全合理用药、便捷配药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每月愿意支付300元以下健康服务费用的老年人占比为62.43%,而愿意支付500元以上每月的仅占0.05%。
  调研还发现,58%的社区老年人不知道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保健服务。
  综上所述,目前社区老年人对于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有迫切需求,但在社区老年人中知晓率较低,中医医养服务的应用还不广泛。社区老年人日常保健和养老照料的服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设计将是推进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关键。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