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老龄数据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作者:   来源: 快资讯  2019-05-27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16-2021年中国流动人口消费文化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表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从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来看,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老年人口规模大且发展速度快。目前,我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上亿人口的国家。从老年人口发展速度来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入老年型仅用了约18年的时间,而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即使老龄化程度很高的日本也用了25年,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老龄化发展十分迅猛。

  二,高龄化现象显著。1982~199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大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速;1990~201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三,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世界上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即“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却是未进入经济发达阶段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即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例如,美国194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为8832美元;英国于19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为22429美元,日本于197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为15162美元,韩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为12778美元;中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只有1128美元。

  四,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均衡。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呈现城乡、区域及省际之间的不均衡特点。从城乡差异来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城乡倒置的趋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城镇;从区域差异来看,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东部地区逐渐放缓,中西部地区不断加速的态势,而伴随中西部劳动人口向东部流动,这种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五,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多。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人的国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发展蓝皮书(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口已高达3750万,这将给养老、护理等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由于高龄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

  从衡量老龄化社会负担指标——老年抚养比来看,从2000年至今,老年抚养比加快增长,至2020年将上升至16.9%。而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2030年将超过50%。数字说明劳动力的比例的迅速下降将严重加重未来社会负担,而为了“孝敬”工作了一辈子的“老人”,高效、有效、专业的养老系统/产业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沉重养老负担的唯一途径。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