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 养老机构典型风险规避九条实用建议
作者:   来源:   2016-07-12


  养老机构在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困惑和突发事件。如果认识不清、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经济利益和社会声誉的损害。而这二者对于机构至关重要,直接关乎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和危机应对办法,最大限度防控法律风险,便显得尤为重要。

 
  1接收长者入住时要签订养老服务合同吗?
 
  这是必需的!而且要及时。有些机构对此不够重视,往往未签合同(协议)就接收长者入住,或者接受长者入住一段时间后才签合同。这些做法,无端地加大了机构的运营风险,也是机构管理不规范的主要表现之一。
  机构与长者及其家属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看是一种合同关系。养老服务合同,是机构与拟入住长者及其家属为明确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一致而签订的、由机构根据长者的身心状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与照料服务,长者及其亲属按照约定支付服务费用的书面协议,长者依照合同入住机构。
  对长者及其家属来说,是全面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是支付对价的基础;对养老机构来说,则是走向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为长者提供服务的标准,也是防控法律风险的第一步,万万不可忽视;对全体当事人来说,是各方履行责任和主张权利的依据,也是发生纠纷时判断是非、承担责任的基础;对司法机关或调解组织来说,是对长者及其家属与机构的争议和纠纷案件进行调处裁判、定纷止争的主要基础。
 
  2养老服务合同应由哪几方签订?
 
  长者如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机构应与长者签合同,但其直系亲属也需要在合同中以赡养人和担保人身份签名。这是因为,长者即使入住机构,他与亲属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依然存在。一些涉及长者切身利益的事务仍需其亲属去实施,如经常探视、手术签名、长者重大事务的决定等,机构不能完全取代亲属。长者子女的赡养义务、担保义务等都必须在养老服务合同中予以明确。如长者子女众多,尽量在合同中悉数列明,以便日后联系;但众多子女中应有一名作为代表,以免机构在处理长者事务或者解决纠纷时,面对众说纷纭而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

  本文未完,阅读全文点击列表“下载”按钮。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