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海峰会:服务供给侧改革
作者:   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2016-07-12
  2016年7月10日下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上海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论坛主题为“发挥养老金长期投资价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太平洋保险、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战略合作,陆家嘴金融网全程直播。
 
论坛现场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霍联宏,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副司长汤晓莉,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姚飞,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苏罡等嘉宾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主持。
 

 
  揭牌仪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右)、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中)
  在论坛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共同为CAFF50秘书处上海办公室揭牌。
  此外,论坛还围绕“大资管背景下养老金融的发展道路”、“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分别进行了圆桌讨论。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致辞
 
  贾康:养老金融必须强调创新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若养老产业处理的好,是中国经济发展需求释放、潜力释放、得到供给侧回应的引擎;若处理不好,可能产生不和谐的因素,会使整个社会生活受到拖累。所以,一定要重视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养老的发展要插上金融的翅膀,要把现代金融体系可以提供积极、有效供给的因素匹配上去。
  怎么样合理的匹配?贾康认为,要把商业化金融、政策金融放在一起协调好。过去改革过程中,金融发展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都在养老金融下以不同的方式再次遇到,我们必须应对各种多样化的挑战。
  最后,贾康认为养老金融必须强调创新。他表示,“养老金融这个概念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而创新必须汇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养老金融是在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提高的命题之下,首先应从制度入手,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霍联宏致辞
 
  霍联宏: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大众养老需求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霍联宏表示,近年来,养老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话题,关注度极高。这些话题无非围绕两个方面在展开:一方面,希望能够解决养老服务的供给,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能够提供老人所需要的各种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解决这些养老服务所带来的养老资金的供给。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发挥养老金长期投资价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将会围绕着“养老金融”展开,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大众养老需求。
  结合中国太保的养老业务,霍联宏也表示,养老业务已经成为中国太保的重要业务发展板块,太平洋保险以及旗下的长江养老在养老保险的多个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发表主旨演讲
 
  姚余栋:养老第三支柱建设的机遇与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CAFF50学术委员会主席姚余栋表示,我们的“养老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国家的基本养老金;第二支柱是补充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账户。姚余栋认为,“三支柱体系的优势有:一、有助于应对老龄化风险,减少养老金缺口;二、理清政府和市场关系;三、有助于实现再分配性与激励性的兼容;四、重视投资增值;五、成本相对较小。”
  姚余栋认为,当前个税改革是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机遇期,发展我国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要与个税改革相结合。目前个税已在人大审议,努力加入养老第三支柱个人税前抵扣或者延迟是个机遇窗口。
  姚余栋就发展第三支柱的意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称,“一是第三支柱强调个人账户,突出了个人的养老责任,实现了个人养老责任和收益的良好互动。二是事实上降低了个税税率。由于税收激励,会有更多的人纳税,纳税覆盖面扩大的结果是个人所得税总纳税规模增加。三是我们用长钱去杠杆。用我们自己的钱帮企业去杠杆,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繁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发表主旨演讲
 
  葛延风:养老保障核心是要解决好分配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表示,“关于职工养老保险最核心的问题是解决财务平衡问题。90年代当时我们面临压力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我们是不是在进行大幅度改革,从DB转向DC。但从国际经验来说,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搞这种转轨解决不了问题,有些国家、有些地区某一段时间搞了转轨,似乎取得了很大平衡,后来金融的影响来了,发现问题比不改革问题更大。”
  葛延风同时表示,调整关键参数也是很多国家在养老金遇到困难的时候普遍采取的办法。一是推迟退休年龄,这个推进周期通常会比较长,必须通过几十年的时间实现过渡;二是要调整待遇水平。调整待遇水平可行但不能做减法,因为社会福利是刚性的,重点是完善待遇的调整机制跟物价挂钩,跟工资增长的比例挂钩,确保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最后葛延风认为,“虽然我们国家养老保障制度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养老保障的本质上是当期财富在代际之间的分配,核心是要解决好分配关系。这里边除了养老金以外也要有更大的视野考虑分配问题,比如未来房产税、遗产税和家庭养老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从大分配角度考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发表主旨演讲
 
  金维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七点对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从基本养老保险来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统筹地区当期征缴收不抵支,对于收不抵支的地区,需要依靠当地财政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方式来弥补部分地区基金收支缺口。现在的养老保险做到完整意义上的省级统筹的地方很少,大部分是搞省级调剂金,这样导致了我们很多地方的养老基金的收税率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另外,还有退休年龄偏低,企业年金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失衡等问题。
  对于如何促进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金维刚认为,第一,职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第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第三,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退休的政策。第四,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第五,促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协调发展。第六,探索建立个人持续性养老保险。第七,划拨国有资产充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发表主旨演讲
 
  郑杨:上海三方面支持养老金长期投资、服务供给侧改革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表示,上海在支持养老金发展长期投资、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初步打算从三个方面推动。
  一是要积极创新养老特色的金融产品服务。鼓励发展各类养老服务业的保险产品,探索针对老年护理需求的商业保障计划,探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各类保险工具。推动个税递延型的养老保险率先试点,也将推动个人税优商业险、健康险的平稳落地,鼓励政府采购养老、医疗等服务。
  二是持续优化养老保险的资金应用。探索社保、养老等长期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对城市旧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托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股权、资金等多种形式,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三是不断开拓养老服务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的范围,促进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支持养老机构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引入投资基金及开展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方式融资,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创新融资方式。
 
论坛现场主持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发表主旨演讲
 
  董克用:单一支柱的养老金体系不可持续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表示,养老金的分配以及再分配很重要。我们看第一支柱养老金,OECD国家平均缴费率21%,替代率42.4%,我国基本养老金社会统筹账户缴费率为20%,而基本养老金替代率45%左右。如果通过第三支柱来指导,可以适当的降低我们的缴费,所以我们把替代率可以设定在40%,同时通过发展第二、第三支柱来做补充。另外,如果我们第二支柱只有职业年金,而企业年金非常小的话是不合适的,会引起新的不公平。我们在建的过程中,应该要把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建立联通机制。我们将相应的税收优惠使用到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增加制度激励。同时也要允许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参加者在离职或退休时把积累资金转换到第三支柱中。
  董克用表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经济体的养老金体系越发达,养老金资产越充足,该经济体的基尼系数相对越小,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越高。中国发展到今天应该建立一个多支柱的养老,否则单一支柱长期不可持续。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发表主旨演讲
 
  党俊武:发展老龄金融业是当务之急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发展老龄金融业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当务之急。第一,除了养老金融以外,老龄金融是人口从年轻型转向老龄型的一个结构性金融问题。第二,老龄金融包括三个层次,一是40—59岁金融人口的养老金融资产,其中包括:银、证、保、房地产;二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金融资产;三是老龄产业将来发展起来,涉及到的老年用品、老年服务,老年房地产,这三大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投融资体系。第三,老龄金融是国际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制高点。第四,目前中国老龄金融业的前景无可限量,有效老龄金融人口的总量巨大,同时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总量巨大。
  党俊武认为,中国发展老龄金融业意义重大。现在老龄金融创新方面做得不错,但是远远不够,创新的产品数量太少,应通过老龄金融创造海量、有效的需求。老龄金融高度非常高,它是新经济,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期,是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制高点,也是构建理想老龄社会的战略制高点。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发表主旨演讲
 
  钟蓉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核心要点是账户制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核心要点是账户制,而不是产品的税收递延。因为养老金制度的设计才能够有长钱,有了长钱才可以把我们现在市场里的短钱改变为长钱。只有这种长钱才能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稳定基石,也是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压仓石。所以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而且税收政策在顶层设计中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强迫大家必须把这个钱留下来,定额定期的把这个钱放到它的账户中。所以我们觉得顶层设计非常重要。目前来看,各类的金融产品都能够为养老金提供保值增值,所以我们认为养老金事关民生,更应该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长远,稳步前行,防止政策一开始就走偏。目前基金行业在国内的基本情况是,公募基金已经是养老基金投资的主力军,在全国社保,现在18家的有养老金管理资格的机构里面,16家是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由于是受托关系,不仅保障了个人养老金的安全,而且由于公募基金的门槛低、多样化、小额账户管理经验丰富、运作规范等特征满足了市场的投资需求。
 
论坛现场主持人、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苏罡发表主旨演讲
 
  苏罡:养老金未来的投资路径与方向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苏罡表示,中国养老金的市场化特征是总体规模非常小,2015年GDP总额676708亿,商业养老保险也是巨大的空间,随着三支柱设计有可能会给整个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养老金在公开市场如证券、股票、基金等和另类领域的投资潜力都十分巨大。债券投资在短期内依然是养老金主要的投资标的,同时,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也仍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另类投资将是养老金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投资于合格的产业基金,可投资规模不可超过基金资产的20%,可向工商企业直接投资,不得超过基金投资10%。
  苏罡表示,养老金参与实体经济的投资,一是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现在优质资产非常稀少,但是其实还是能力的问题,应当加大对非公开市场合理的配置比例来提升整体的回报率。二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设对养老金客户负责任的资管平台。三是加快养老金参与实体经济建设的创新机制,逐步放开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资本养老在内的养老金投资范围和品种。四是境外投资,从养老金本身的长期投资来看我们需要全球化配置。
 
  圆桌论坛一:左至右依次是长江养老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勇、上海保监局副局长李峰、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树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特华
  上海保监局副局长李峰、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树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特华围绕“大资管背景下养老金融的发展道路”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圆桌讨论一由长江养老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勇主持。
 
圆桌论坛二:从左至右依次是:CAFF50沙龙召集人、长江养老拟任董秘段家喜,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姚飞,建信养老金融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米红,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
 
  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姚飞、建信养老金融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米红、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围绕“完善养老金三支柱体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圆桌讨论二由CAFF50沙龙召集人、长江养老拟任董秘段家喜主持。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