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堂保险专场在京举行。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出席并发言。
他指出,推进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六个着力点:一要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二要深化保险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第二代偿付能力制度建设;三要深化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四要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五要深化保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六要深化保险扶贫模式创新。
以下为发言实录:
周延礼:我主要讲一下结构性改革的问题。重点围绕三个方面,一是保险业的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二是通过结构性改革能够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三是做好推进保险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
大家知道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大课题,这是中央在2015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出的决定,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供给侧提高的能力和质量,甚至提高效率这方面来做出的举措,这也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思想。要做好这项的工作,的确现在难度很大,中央确定了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这五大任务现在看来难度很大,这两年可能看不出效果来,但三年、五年后效果就会明显。
结构性改革我觉得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里我就不具体的向大家做介绍,我把结构性改革的路线图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结构性改革从2015年11月份就开始了,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来,在适度扩大总量需求的同时,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当时提出来之后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这实际上是一个大课题,也恰恰切中了经济改革的一个要害。总书记在中央的政治局第三十次具体学习的时候,也把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结合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强调了一下。他形象的比喻是一个衣领子,抓住了油鼻子。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意义。
在2016年2月初,总书记在江西考察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概念的时候,特别强调要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要用一个加减法来做,应该加质量,减过剩的产能。总书记用了一些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质检的理念,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些考虑。
2016年3月份国家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还是在质量,包括我们保险业的结构性改革,重点旨在提高我们的能力,包括我们金融的改革。我也反复强调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监管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我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多做贡献的能力,包括我们今年五道口学院开学的时候我都特别强调能够服务财富增长和全民财富的安全能力,这些都是需要结构性改革来实现这样的目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的供给,满足有效的需求。但现在是供给质量不高,有效需求也满足不了。
我想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方面一,治理体系现代化,构筑保障民生,构建这样一个保障网,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这方面。互联网重点要服务于实体经济,搞金融体内的循环,那是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作为体内循环的一个运行机制这个就错上加错,一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到国际竞争力,必须全面深化保险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方面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保费前三季度增长很快,高达32%,尤其是寿险。但是保费增长过快也带来很大的风险,如何管理好保费,把资金运营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运用不好带来麻烦也很多,关键是要提高保险的保障能力和水平,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失去保险存在的价值,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共识。如果保险不把保障的能力提高起来,那保险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真正把这个险种做成一个保障性的产品,这是我们所要从事保险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发挥保险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保险业怎么样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想有几个几点:
第一点,构筑民生保障法。
第二点,做好农业保险的工作。农业保险搞了好多年,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存在很多问题。保险保障的水平不高,比如说玉米、小麦、水稻类农产品保险,保障的水平大约是整个价格的50%不到,离真正解决生产、生活的保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希望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千万不要把它做成一个盈利性的险种,要把农业保险办成国家惠民政策。现在我看到农业保险要成为我们第二大险种,所以农业险种的管理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要加强管理。
第三点,责任保险。责任保险发展空间很大,尤其是在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方面,我们要把责任保险做好,包括“一带一路”等建设战略。现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做出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一带一路”,这都需要发展责任保险与现代化建设相配,特别是出口信用保险。总之,发展责任保险的关键就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虽然说我们现在在资金运用方面已经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保险的功能作用也应该体现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去。
保险的信用从何而来呢,说白一点,大多数信用就是赔出来的。和保险消费者讨价还价,这都不是我们保险应该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在这里除了发挥我们资金运用,发行债权、股权、项目支持计划之外,更主要是保险功能也要同样发挥作用。
另外我们在构建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的时候也不容易,挑战也不小,有从外部环境的挑战,金融行业的挑战和行业转型的挑战。现在我们保险行业也出在一个转型期,互联网保险现在已经占到整个业务保费的9.2%,多达2250多亿保费收入。这是一个转型期,面临的困难我们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对行业在长期发展当中积累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粗放型发展,不理性的发展,甚至于不理性的扩张,还有成建制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对于我们做好经营管理挑战是不小的。
除此之外,在投资经营管理这些方面还有一些不理性、激进的行为,对我们行业的转型带来挑战是不小的。
要做好保险市场的供求矛盾的处理,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方案和顶层的设计,比如说供给侧这方面,在产品总体供给和需求侧方面,我们要具体进行分析。比如说寿险要依靠分工型和其他投资型产品占据市场,经济保障和长期优势难以显现的问题上我们如何进行处理。
面对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我们保险补偿的比例不高。比如说日本的百县大地震,这大约是15年前的事情,人家支付的赔款大约30%左右,其中转分保大约15%左右,而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我们大约赔了不到2%,2008年1月雨雪冰冻灾害我们赔了不到100亿,可以看出在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赔付比例是非常低的。我们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保障功能体现得不够。所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安排方面一定要立足于保险的产品,考虑到损失灾害覆盖的问题。
我们已经是保险大国了,今年年底按照这样的速度超过日本没太大问题,但是接下来质量怎么样,能不能成为强国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保险业实现强国之路必不可少的政策措施。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适应保险消费的需求,有效的防范风险,要做好大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市场结构,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的作用方面,保险业可以有所贡献、有所作为。
最后一点,就六个方面我想点下题。
第一,优化产品供给。保险主要是产品,产品是不是符合老百姓需要的,比如说刚才我们讲的健康险、养老险。这正是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这方面正好是切入我们要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考虑。刚才讲到的税延型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现在是叫好不叫座。这些问题和住房反向抵押的养老保险问题,现在也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全社会的认同可能是一个问题。
另外我们要大力推荐农业保险、民生保险和一些扶贫攻坚。我们要提升服务水平,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要提高营销、承保、理赔和加强消费者教育等这方面的内容。
第二,深化保险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在此基础之上重点要研究一些保险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现在要落实新国十条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新国十条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可以把保险业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老国十条也确定了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我们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落实的差距还真是不小,我分析的情况大家都看得出来。
现在新国十条要求我们作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我们在这方面从监管体系、监管能力方面,包括我们保险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有没有差距?我想这都是我们做好保险监管和做好保险经营管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应有课题,大家需要进行一些研究。
另外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一些系统重要保险机构的监管问题,包括国内的和国际上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的管理。我们在国内找了16家大型保险公司进行了一些讨论,现在看来国际化的总体情况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按照高水平、严要求,向保险强国的目标,我们在系统重要性的保险机构监管能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面应该说和我们的要求也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在这方面我们都要加强。
另外产品还有市场准入问题,重大的项目信息披露问题。动不动就找监管谈话,动不动就要发一个通知要求报材料,这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都不适应我们现在的监管体系,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的要求,我们要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另外,我们还是要强调监管、市场勤奋、偿还能力、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现在公司治理应该说除了我们说是量化性的偿还能力之外,定性的监管治理也是关键。包括我们经济治理,甚至全球的治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一定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进行推进。
第三,保险的产品定价定制,主席讲了很多,我就不讲了。
第四,深化保险促进运营的市场化改革问题,首先要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的结构,现在我们资金配置结构基本不合理,有很多都是风险资金,要么就是流动性不足,要么就是安全性不足,要么就是收益性不足,完全看一些市场。我们今年的收益情况,资本市场好我们就好,资本市场差我们就差,去年2800多亿收益率是7.6%,而我们今年超过5%就不错了,不管脱离哪一种市场、哪一种金融产品、哪一种金融工具都不行,这种方式太被动,所以在这里我们要优化。我们魏主席是专家。
另外我们要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还得提高保险资管产品的发行效率,拓宽保险促进服务的领域,一带一路发展,我们也在这儿做一些研究。除了保险基本功能做好,还有一些装备走出去,我们也在研究一些保险产品,另外保险促进项目支持,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也是在这方面有一些作为。
在这里我就讲一些道理,关于私募基金、优先股、资产支持计划、一带一路这些我们也都做了研究,另外我们还对小微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也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推动和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创新一些金融服务的产品,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第五,深化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现在我们进来容易、出去难,假如一家公司退出对于监管部门应该是极不光彩的事情。我们要做好市场准入,把好质量关,这个入口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现在构建了主体多元、市场化较高的格局。我们在审批的时候坚持保障性的准入原则,发挥相互保险、互联网保险等新型业态优势。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境内外上市,应该研究制订保险机构整顿、接管程序等相关的规定。
第六,国家的战略扶贫攻坚,我们主要是从几大方面去做,农业保险扶贫、大病保险扶贫、民生保险扶贫,增信融资扶贫、教育脱贫、土地流转扶贫、定点扶贫等其他途径扶贫等多方面途径的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