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养老保障问题 多城市分解养老市场功能建设
作者:   来源: 房天下产业网  2017-03-07
 

  2017年聚焦养老保障问题依旧热点话题,在涉及养老政策、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养老地产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升级,养老产业触摸供给侧改革新动脉,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将全面的发展,目前,在政策的扶持之下,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涉及保险企业都投身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之中。
  面对老龄化日趋严峻,对于如何养老?谁来养老?在哪里养老等相关养老保障的问题,将一步步的在进行完善,养老产业的发展将是近几年内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模式将迎来一个新的趋势。
 
  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结合互联网+
 
  3月3日,全国进入“两会”时间。香江集团总裁、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提交了4个提案,其中以个是《关于推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建议》。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2.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引发了社会对养老产业模式的种种探讨。翟美卿提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是未来居家养老模式的一个新趋势。
  “智能化居家养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连接医疗、家政、餐饮等公共养老资源,共同构建养老服务互动平台。”翟美卿表示,由于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很多智能化居家养老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上,配套弱、无标准、服务不落地问题突出。
  行业门槛过低也为智能化居家养老带来了隐患,相关智能化设施设备没有准入标准,特别是部分带有移动健康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误差较大,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也不利于养老大数据的采集。
  为此,翟美卿建议,尽快推进智能化居家养老的标准建设,为智能化养老设备设立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此外,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信息平台,建立养老大数据。“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数据资源的深加工和再利用,拓宽养老大数据应用范围。”
  在行业门槛之外,养老人才紧缺也是智能化居家养老面临的一大困境。翟美卿鼓励各大院校、在线教育机构、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开设老龄护理保健专业,以全额奖学金、工作后提供带薪进修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在薪酬福利方面,要提高养老队伍的薪酬和社保待遇,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养老的护理保健服务。
 
  加速农村养老发展 养老基地建设稳进
 
  1月17日,发改委发布三部门联合制定的《“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实施方案》,在“十三五”的计划当中,提出了众多的惠民政策,其中重点支持养老设施等建设为重点支持任务,2月,中央一号文件出台,重点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养老领域又迎发展机遇,发展富有特色的养生养老基地。例如,京津冀地区养老机构,为解决百姓看病难,2014年,鹰手营子矿区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北京专家开始到该区出诊。鹰手营子矿区区委书记谷宏健介绍,为把医疗协作推向深入,2016年5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全面托管了位于该区的承德市第六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正式成立。这是承德市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实现整体托管深度合作的首家医院。截至2016年底,分院新增诊疗项目27项,年收治住院患者5600余人次,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承德分院的快速发展,让该区认识到,医疗康养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为给京津冀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医疗康养服务,该区规划了京津冀医疗康养产业基地,项目包括医疗体检功能区、医疗特护养老区、康复理疗养老区、教育培训区以及配套工程区等五大功能区。
  目前,该区正加快建设京津冀医疗康养产业基地,全部投运后,可承接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康复养老5000余人,年均吸纳健康检查3万余人,带动当地1万余人就业。
  在此之前,北京、天津、福建、广州、太原等地在养老市场发展的路程中做出了重要的举措,以便顺利的发展。从我国当前养老产业构成来看,主要包含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与养老用品四方面内容,其中,地产是载体,相关服务、金融等是重要的延伸。
 
  多城全面开放养老市场 分解养老市场多功能建设
 
  2016年1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意见》,提出全面扩大养老消费,至2020年养老市场全面开放,重点推进90个国家 级医养结合试点地区创新服务模式,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机构。
  在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一、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二、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三、全力建设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四、切实增强政策保障能力。在政策和实际行动中,接下来养老市场版块将会是热点版块,例如2016年12月,河北省将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纳入了个人诚信平台,福建建立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上海首次推出养老性质用地,建设新东苑·快乐家园,专门提供颐养、健康医护、文化旅游和健身休闲的一站式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近日,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天津市老龄产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天津市分会联合主办的中日(天津市)老龄产业交流会在津举办。市商务委、市民政局领导应邀出席并致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对中日两国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业家朋友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本市养老服务的法制保障、政策扶持、行业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并希望通过中日双方企业家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沟通,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领域的合作交流,对建立适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交流会吸引了来自本市的102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和养老机构及19家日本养老服务企业共200余人参加会议,就养老服务发展进行一对一交流。
 
  养老产业或成险资发展方向
 
  近几年疯狂举牌上市房企的险资资金主要来自于万能险、分红险和投连险。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短期分红产品,如一年交100万保费,甚至第三个月就返18万,年底又返18万。
  万能险更是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不安。2015年以前,万能险的保底收益不能超过2.5%,政策放开后,市场上销售火爆的万能险产品,为吸引投资者,普遍投资收益率基本都在5%以上。前海人寿等新兴保险机构的万能险产品利率高达7%-8%,投资者趋之若鹜,使得万能险成为这些险资增长的主动力。
  这也使得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险资,在近一两年中获得举牌上市房企的雄厚资本。不过,监管的闸门开启,万能险的保费增速未来将明显放缓。这意味着这部分险资未来在举牌上市房企中将变得更加保守低调,更不可能重复去年的疯狂。
  “随着监管部门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整治,险资将倾向于配置更多包括医疗、养老、健康、绿色金融在内的长期投资。”相关人士表示,尤其是养老产业,是险资发展的重要方向。
  他表示,在未来,险资可以和地产企业、养老机构联合打造养老产品,有很广阔的行业前景。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保险机构,可以拿一些资金定向投一些养老项目,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荷兰险资和养老结合的模式就十分值得提倡。
  确保未来的养老产业发展,多城市在加强养老产业的建设与升级,与之老龄化市场同步,把健康养老产业作为集团重点发展的主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核心业务涵盖“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养老社区”等。全面的发展养老服务,也结合的新农村的发展,通过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养老产业基地建设根深蒂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