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成都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机构)布局规划新增点位进行了公示。
锦江区新增一处养老机构,位于锦江大道北侧,属于锦江石胜东片区控规单元。原部分待定性质用地被调整为社会福利用地(养老机构),面积约为56300平方米。
据了解,此次调整的目的为了补充锦江区的养老机构缺口。
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即每3个人中有1个人需要提供养老服务),届时,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年均5万亿元。目前1217万成都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9万人,每百名成都人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21人。
成都首个养老专向地块:押金百万起 月费上万元
成都养老地产一直处于探索阶段,被业内誉为成都养老地产真正破冰的项目是泰康开发的泰康之家·蜀园。
2015年9月,泰康拿下温江区永宁镇的114.81亩土地,成都首个养老专项地产项目——“泰康之家·蜀园”诞生。
资料显示,泰康之家·蜀园项目占地约7.7万平方米,设置医养空间、休闲空间和田园体验设施。
据了解,蜀园所有物业由泰康自持,入买保险”或“买服务”两种模式。所谓“买服务”,是指可选则39-110平米的多种户型套房,根据居住面积大小在入住期间需缴纳100万-150万元的押金;还会根据老人身体状况每月缴纳10000-15000元的月费,餐饮费另计。据工作人员称,一个套房只允许一个合法家庭最多两个老年人居住。
另一模式是“买保险”。据介绍,该保险缴费起点为200万元,分为1年期和10年期两种。客户在享有保险利益的同时享受入住养老社区的资格,保险合同产生的利益可用于支付社区每月的房屋租金和居家费用。
此外,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康护理疗区”会提供床位并由专人进行护理,同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按月支付逾2万的月费。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一期开发总户数395户,其中护理楼栋195户,独立生活楼栋200户。整个项目预计2018年建成投运,届时可供3000户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四川首例在建养老地产项目获得国土证: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2016年5月31日,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华家村5组在建工程,建筑面积约19200平方米及土地使用权面积约18481.26平方米的项目公开拍卖,被成都绿益桂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底价2858.5万元收入囊中。
“本次拍卖,标志着省内首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在建养老地产项目正式落地,同时,使养老项目由过去只能租实现将来的可以买。”从事养老地产策划销售的成都云景地产总经理蔡云平说。这是继2015年9月,泰康集团取得温江区永宁镇地块之后,又一取得国土证的养老项目,但不同的是前者土地性质属于商业,后者属于二类住宅开发用地,同时是正在建设中的养老地产项目。
“我们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的养老项目,土地就是租赁的,房子修好之后不能卖产权,只能销售使用权,项目不能贷款,前期的投入非常大。”一位不具姓名的投资商负责人表示,青白江这个养老项目土地使用权的成功拍卖,给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意义非凡。
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探索三养结合的新模式 11月29日,由地方政府主导,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作业务和技术支撑,成都市圣沅乐康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斥资兴建的中国青城国际颐养中心正式亮相。
这个被誉为西南罕有的医养结合的示范基地,究竟与传统的养老产业有何不同?
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1000余亩,位于崇州市街子古镇旁。
项目按照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提出的“医养”、“颐养”、“怡养”三养结合的理念打造。
中心由医养区——“高端健康管理示范基地”,颐养区——“高端颐养照护示范基地”,怡养区——“高端居家养老示范基地”三大示范基地组成,共有800余个高端颐养单元、120张老年专病医养床位、200余栋高端颐养别院和6000套高端全龄适老公寓,可供12000余名长者颐养身心。中心还设有1个院士工作站和二甲综合医院老年病专科门诊。
大型房企的试水之路
全国大型房企,在养老地产上的布局更早。
2015年4月,保利地产正式发布“5P”战略,将养老地产、绿色建筑、社区O2O、保利APP以及海外地产定位为重要业务方向。其规划是全产业链切入,打造由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
同年,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我们可以大胆预计,未来五年,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的养老产业,政府肯定会给予更多政策和资源倾斜。养老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五年。”
2015年11月6日,保利地产和太平人寿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成立一家养老和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据了解,这支基金的首期规模为10亿元,未来将达到100亿元。2016年6月24日,泰康人寿60亿元入股保利地产,两者均深耕养老产业,让业内十分期待二者在养老地产上的后续动作。
目前保利地产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三亚等城市已有六个养老地产项目在建。
万科,在2010年就已宣布进入老龄化住宅开发运营领域。
万科成都的第一家养老公寓——橡树汇·长者专顾中心,采用“居家养老”的概念,老人无需告别熟悉的圈子就可在家附近享受养老服务。第二家“智能养老公寓”——万科幸福家,相当于橡树汇的2.0版本,最大的优势在于智能化一键式服务。
国内养老地产发展时间并不长,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受传统观念影响,养老行业不像医疗和地产那样,有长期的积累,社会还缺少养老服务方面经验;此外,由于居家养老占据主流,而政府保障性机构提供的又是基础服务,因此,对于中高端的养老需求,暂时还没有与之匹配的市场化标准,因此养老地产虽然是发展趋势,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