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推以“租房养老”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近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对外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我国将试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盘活老人住房资源,让老人快速获得更好的养老服务。同时,还将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实现“医养结合”。
  据介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目前,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十分突出。
 
  “以房养老”明年出政策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意见》的首个亮点就是提出了要完善养老服务业的投融资政策。《意见》指出“金融机构要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以房养老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在国外较为普遍,但在国内发展还刚刚起步。詹成付说,如果试点成功的话,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和盘活已有房屋资源都有积极意义。
  据悉,明年一季度将由保监会牵头出台具体政策。
  此外,通过完善投融资政策,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同时还要逐步放宽限制,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
 
  “租房置换”老人不担心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北京市也即将出台本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对于“以房养老”的相关政策,在北京的政策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将通过推进“租房置换”的形式来进行。
  据介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房屋产权或者使用权。而“租房置换”则是通过出租房屋获取租金,最终通过租金收入来入住养老院。
  李红兵表示,“租房置换”是对“以房养老”形式的一种拓宽创新,既可以加强对房产资源的利用,还可以避免老人对丢失房产的担心。
  事实上,在目前的养老机构中,就已经有人开始尝试这种做法。在马家堡的一个社区日间照料机构,他们帮助一位“空巢”老人把单间房屋租出去,每个月约3000元租金用于老人长期入住照料所,并支付日常开支。
  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老人开始担心自己的房子被侄子卖了,现在倒是安心住照料所了。和别的老人租住的生活,也比她自己独居时候强多了——此前老人不小心摔伤,曾在家里地上躺了一晚上,这样的情况在照料所绝对不会出现。
 
  养老院里享医保
  《意见》提出:“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同时,还要完善医保报销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400多家养老机构中,有30余家养老机构已经实现了老人看病的医保报销。如位于昌平区的太阳城银龄老年公寓,其中设有医疗机构,老人在其看病就能进行医保报销。
  李红兵表示,已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分属于卫生和民政两个系统,之间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将在未来继续推进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同时,“医养结合”的核心还包括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即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的各项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