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密市针对老干部工作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创新服务手段、促进工作转型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措施落实,在该市构建起“以市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为主导、以工作单位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为补充、以社团组织为延伸”的老干部工作新格局,形成了上下贯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覆盖广泛的新局面,推动了老干部工作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以高密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为主导,加强宏观指导和督促落实。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和服务管理模式,将该市6000多名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管理、支部活动纳入市委老干部局职责范围,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进离退休干部“统管”。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理顺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关系,拓宽了老干部工作领域,实现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工作单位为主体,做好老干部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在保证老干部组织关系、管理关系、待遇落实“三个不变”的基础上,强化“三个到位”,切实抓好单位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经费到位,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离退休干部情况档案和电子信息库。健全完善老干部学习阅文、走访慰问、参观考察、健康查体以及在职干部定期联系老干部制度。对因病因灾、生活困难的老干部,设立特困老干部帮扶基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近两年来累计拨付困难帮扶资金30余万元。制度落实到位,按照“五个好”的要求,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健全落实党内制度,把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都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阵地建设到位,在全市开展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示范点以及市级示范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创评活动,该市已建成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示范点16处,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学校上百处,覆盖城乡的文体健身点300多个,较好的满足了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需要。
以社区服务为补充,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按照“四就近”要求,在社区设立“一岗、一室、一中心”,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老干部亲情服务岗”,为老干部提供送医、购物、家政等上门服务。设立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让老干部在家门口也能参加党组织的学习和活动。依托社区阅览室、健身室等设立老干部活动中心,经常组织老同志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深化亲情服务,建立社区干部及志愿服务者结对联系老干部制度,对长年卧床、行动不便、子女经常不在身边的老干部,由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自发开展定期探望、结对陪护、爱心敲门等活动,使老干部在精神上、生活上得到慰藉和寄托。积极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院,并对入住的老干部给予优惠。
以社团组织为延伸,让老干部发挥专长、聚力生辉。重视发挥各类社团组织在维系、凝聚老干部的独特作用,支持和壮大老干部社团组织建设,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正能量。搭建活动平台,成立市关工委、老年科协、老年体协、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等社团组织。目前,该市各类涉老社团组织吸纳老干部近4000人。丰富活动内容,让老同志乐在其中,市老干部艺术团、老干部书画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坚持常年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每逢各类节庆活动,都组织老干部施展才艺。开展志愿服务,让老同志余热生辉、奉献社会。市关工委现已发展老干部志愿者3000多人,建立教育基地20多处,形成了“知心爷爷、奶奶”、“网吧啄木鸟”等多种特色品牌。市人文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组织收集整理出版的《高密茂腔剧本汇编》获得“风筝都文化奖”。市老年科协围绕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先后撰写调研报告50余篇,160多条建议被市委、市政府或有关部门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