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确实一直存在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比较短视,在销售渠道上佣金的激励,以及投资账户跟踪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比较难以实现在个人资产上的有效配置。我们希望通过发展FOF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希望通过FOF在各类的资产上进行配置,而且在投资周期类能够持续配置并进行调整。”
2016年7月14日下午,在2016年财富管理与基金组合投资高峰论坛上,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作出上述表示。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约112万亿元,目前中国资产管理规模是80万亿元,在中国证监会监管下的是38万亿元,包括公私募基金、券商、期货资管、基金子公司等等,财富管理的缺口还是非常大的。
钟蓉萨表示,基金的组合投资可以为未来的养老账户提供实践,希望公募基金可以抓住养老金发展的机会。美国从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开始进行养老金和税收的改革,之后整个三十年资管行业都是往上发展的。未来,我国公募基金希望通过组合投资提供更好的产品为养老金来服务。
“最近一段时间,基金业协会一直在大力推动养老金的第三支柱的顶层设计,希望能够推动个人账户的相关体系尽快落实。基金行业本身受托的文化使资金安全得到保障,而且由于低门槛、信息透明等特点,基金成为了美国的养老金个人选择权非常重要的一种选择方式。”她说,“养老金通过长期的资金,把短钱变成长钱,这些钱投到了资本市场;有了长钱,资金本身优化配置把资金投到实体经济,与此同时也会投到创业创新。所以,我们认为这会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我们国家也希望未来养老体系的建设,能够让基金公司通过专业投资、组合投资,提高投资回报,降低承受的风险。”
对于科技金融,钟蓉萨表示,互联网的发展为基金管理行业提供了机会。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资产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F0F是最容易被科技颠覆的行业。对于互联网科技的影响,感受最深的首先是资管行业,其次是银行、保险。科技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正不断加深,尤其是中等收入人群受到最积极的影响。
“基金公司未来应该在FOF上积累经验、积累教训,提高自身产品设计能力、提高资产配置的能力为养老金做服务。基金业协会也在帮助做顶层设计,希望未来公募基金能够抓住养老金的发展机遇,得到飞速的发展。”钟蓉萨最后强调,“让FOF成为有效的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工具,期待资产管理行业能够关注这样的生态系统,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跟踪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