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开区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经开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养老机构硬件设施不断提升,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一、探索创新养老服务运作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及服务内容,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进养老服务建设。2016年绵阳经开区九九佳苑颐养苑被列为四川省运用新型民办公助机制(PPP)支持社会资本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试点项目。通过该试点项目,将会新增养老床位430张,其中不少于5%的床位将用于接收城镇“三无”老人及农村五保对象进行集中供养,经开区按供养对象实际入住人数和当地公办机构供养经费标准,将供养经费拨付给养老机构,着力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的养老服务。
二、建立完善高龄津贴制度。经开区现有80-89岁老人1309人,90-99岁老人172人,100岁以上老人7人,老龄问题突出,为切实解决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需求,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从2016年1月1日起,凡具有经开区户籍且年龄在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老人,均可享受高龄津贴。对高龄津贴发放对象实时动态管理,建立定期抽查、核查、公示和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高龄津贴资金管理制度和拨付流程,确保高龄津贴足额、及时拨付到位,发放工作规范有序。
三、巩固机构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经开区已建成收养性养老机构1个,对养老机构为本地户籍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给予相应的配套补助,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税费扶持和融资优惠政策,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步伐。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经开区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7个,日间照料床位38张,为350名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了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