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重庆市老龄委办认真组织全市各区县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同时要求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方案,确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制定任务书,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各区县反映迅速,及时调整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以全身心的工作状态投入到为老服务中去,真正做到“实学实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区县在财力有限,发展受困的条件下,采取连赢互动的方式,共图发展,部分区县还制定了“真金白银”的惠老政策。一是万州区和云阳县,双方就老龄工作的体制机制、基层老年人协会的组织建设、老年事业产业的发展经费等问题形成共识,两地“老字号”工作人员将形成合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推进“万开云”经济板块的形成与发展,切实加强老龄工作的区域联动,推动两地老龄工作的稳步前进。二是重庆市彭水县在部署脱贫攻艰整体战略时,积极关注贫困老人和高龄老人,推行三项老年人社会救助和优待机制,预计该县每年将支出1500余万元,惠及老年人群一万余人。①是实行营养补贴。整合政策资源,对城乡无固定经济收入来源的60周岁以上重度残疾失能留守老人,给予营养补贴,每人每月100元。②是高龄津贴扩面提标。扩充老年人优待覆盖面,对年满80-89周岁(仅限于领取城乡居民基本保险200元/月以内的人员)的给予每人每月100元高龄津贴;对年满90-99周岁的,由现行的每人每月50元增加为每人每月200元;对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由现行的每人每月300元增加为每人每月500元。③是建立健康档案。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建立65周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一年四次随访。三是江津区民政局以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健全社会组织,组织评估体系对申请扶助的老年协会进行评估确定扶助对象。每个扶助对象可获得价值2万元的办公设备、器材和宣传栏等扶助物资,让老年人拥有第二个“家”。与此同时该区还从2016年7月1日起,对老人100周岁生日时进行生日慰问,在老人100周岁生日当天发放1000元生日慰问金和“百岁寿星”匾牌,并建立长效机制。四是南岸区2016年将新建2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和400张养老床位;将完成迎龙镇敬老院和5个五保家园维修改造;修订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扶持标准,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组织2期养老护理员免费培训,管理人员、初级护理员培训率达到100%,中级护理员达到20%以上;同时还提高三无、五保供养水平。三无人员按人均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困难补助,五保对象按当地上年度人均收入的70%落实供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