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天心区积极探索 老龄大数据平台建设
作者:   来源: 长沙市老龄办  2016-08-10

  2015年以来,长沙市老龄办认真落实省老龄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老龄办发[2015]13号)文件精神,积极推动“互联网+养老”,致力于在各区建设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天心区徐艳局长积极探索,主动发力,在老龄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有益经验。
  天心区老年人口达到8万多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呈现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的增加趋势,同时家庭赡养功能弱化,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待满足。
  面对天心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困难,天心区民政局徐艳局长牵头,以老年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重点,通过为所有居住在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一系列支持服务来协助老年人留在社区安老的新型”互联网+养老模式”。
  之前,各社区掌握的老年人信息不够齐全,大多数的社区只掌握了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缺乏反映老年人的个性信息,难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因此,有必要对老人的最近详细信息进行重新采集。
  平台将采集终端延伸至社区,针对80岁以上老人,利用高龄补贴发放的契机,通过身份证识别器采集基本数据,社区民政人员详细询问,采集内容包括80周岁以上老年人现住址、身体状况,婚姻状况、老年类型、居住状况、经济来源、家庭成员情况等。针对65岁至80岁之间的老人,则利用在社区办理老年证的时候,来进行相关详细信息的采集。
  这个方法成效明显,2016年4月开始启动数据收集工作,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214个8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采集工作。 80岁以上老人信息采集覆盖面达到100%。并且每半年还将对信息进行一次更新,保证信息及时、准确。
  在实现对老年人大数据采集的基础上,按照徐局长的思路,接下来天心区养老服务平台将侧重于与线下结合,打造全方位的“互联网+养老”平台,实现对社区服务中心管理的各个服务小组和上门服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对政府购买服务享受补贴政策的特定服务对象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服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过程的全程监管;服务相关数据的自动汇总和统计分析。届时,天心区将真正为老年人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