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会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 未来我们该在哪儿养老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  2016-08-11

  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河南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00万人,占15.8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13万人,占9.63%。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
  随着河南省社会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养老正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影响,目前大多数人还难以接受送老人去养老院的做法。而养老院条件不好或不舍得花钱也是人们不愿去养老院的原因。
  74岁的王阿姨家住郑州市经二路。8月10日上午,王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身体很好,现在和孩子在一起住。自己也曾打听过郑州市养老院的情况,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离市区较远,有的还必须提前预约才有床位。“其实如果养老院离家近,条件好,自己又能负担得起,我觉得也可以考虑去养老院。”
  实际上,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公办养老机构较少,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兴建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的建设迅猛发展。养老服务业正在转为“朝阳”产业。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四十岁左右、中等收入的人群,大多愿意未来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养老院集体养老;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医养结合型护理养老模式目前受到市场欢迎。
  “说到底,现在的养老机构要提供多种服务才能满足老人们的养老愿望。”河南信合投资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林旭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人们对养老的质量也有较高要求。养老机构提供多种便捷的服务,拥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并且服务价格适合中等收入人群,才会有较大的市场。
  养老市场前景繁荣,但也必须看到,在曙光到来的前夕,社会养老行业需要熬过一段“寒冬”。
  首先是养老观念尚需扭转和培养,很多人愿意重金养孩子,却不舍得重金养老。其次是社会兴建养老机构遭遇融资难,民营企业贷款难度大。河南怡和投资建设集团财务总监马艳无奈地说,集团正在投资兴建一座休闲+康复的综合性度假养老机构。可养老产业回收周期长,很多银行的贷款期限较短,不能满足建设运营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政府观念也需要转变。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决策者需要制定更好的规则,规范市场秩序,让市场引导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目前养老产业发展正在由政府建养老院、补贴福利等,向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并进行监管的方面转变,需要更多地动员社会力量及市场力量,把产业做大。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