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亏空省份由3个变6个 全国统筹要尽快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2016-08-16

  养老金亏空省份从2014年的3个变成2015年的6个,这释放出了现实信号:全国统筹动作亟须加速。
  据报道,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近日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报告显示,去年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和青海六省份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其中,黑龙江收入比支出少183亿元,辽宁、吉林也收支相差105亿元、41亿元。
  跟上次也是首次年度公报呈现的2014年养老金收支情况——养老金亏空的有黑龙江、河北、宁夏三省份相比,2015年养老金亏空省份跃升到了六个。这形势确实堪忧:照这势头,养老金亏空的地域“面”不排除将来可能会越来越大。
  就2015年养老金亏空的6个省份看,其养老负担特别沉重,有历史因由也有现实因素。以东三省为例,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政府将已退休的“老人”和尚未退休的“中人”加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制。这些人历史上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财政也没有负担,责任最终落在年轻的企业职工肩上。近年东三省老龄化严重,人口又外流,抚养比都跌破了2:1,而全国平均抚养比是2.87:1。
  事实上,新增养老金亏空省份,也是近年GDP增速相对缓慢的地区。与之相反,很多发达省份都有养老金盈余。2014年的数据显示,广东当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20亿,历年累计结余4300亿,养老金可支付月数全国最高。究其原因,在于广东不存在庞大的国企退休员工,加上民营企业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2015年广东抚养比就为惊人的9.7:1。
  一边是养老金亏空的“面”可能继续扩大,一边是养老金收支省际差移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遗憾的是,受限于养老金省级统筹体制,中央无法把盈余省份的养老金结余转给存在缺口的省份。长期留在1000余个市县养老金账户上的养老基金,缺乏合理投资手段,难以实现升值目标,甚至连保值都困难。可以肯定,如不对现有养老金制度进行重大变革,部分养老金缺口大的省份未来可能出现财政难以负担养老金支出的情况,最终伤害中国养老体制信誉。
  养老金省际间负担畸轻畸重,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眼看着亏空面有扩大之势,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已刻不容缓。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