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护到家启动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6-11-02

  10月31日,由第一视频旗下医护到家、泰心康护联合主办的“互联网+医养服务创新论坛暨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发布会”在京举行。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卫计委、天津护理学会等相关领导出席发布会。
 
  中国养老问题面临挑战严峻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到今年底,全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3亿,老年人健康状况逐步下降,自理能力逐步减弱。中央和各级政府对老龄工作,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非常重视,正在积极尝试各种医养结合工作的推动,探寻医疗养老创新服务模式。就北京而言,全市老年人口已经达到313.4万,其中60万为高龄老人,30万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已超过15万。
 
   移动医疗助推居家养老服务升级
  医护到家首席运营官魏贵磊表示,在刚刚发布的第四次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中,老人需求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占38.1%、上门做家务占12.1%、康复护理占11.3%、心理咨询/聊天占10.6%、健康教育占10.3%。
  围绕以上老人重点需求,医护到家平台作为全国首家列入互联网医养服务试点单位发布“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出医养服务、护士上门服务、护工护理服务等三大服务,让广大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科技发展的成果。
  据介绍,医护到家通过创办国内首个护士集团,搭建“滴滴出行”式的平台,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执业护士上门打针、输液、导尿、鼻饲、换药、吸痰、压疮、造口等15项护理以及健康指导服务。目前,医护到家平台认证护士已经超过1.8万人,护士上门服务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全国215个地级市。
 
  促进我国康复护理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泰心康护常务副总经理王颖表示,公司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大爱为中心,合理的利润观和合理的发展观的平台价值观,通过专业的培训、快速的拓展模式、先进的管理系统,以医院护理员整合为起点打通产业链的三阶段发展战略。
  王颖表示,通过与医护到家平台强强联合,真正实现了线上流量与线下服务的结合。泰心康护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通康复护理产业上下联动、内外联动的通路,使得各自的优势资源得以发挥,从而促进我国康复护理产业的良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如何用长期护理险解决失能老人医疗护理难题?
  中国人保寿险总公司团体保险部总经理助理齐维珊表示,中国人保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探索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中国人保与海淀区政府于2013年底就如何开展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重点解决“有地方养老”、“有钱养老”两大问题。
  在政府主导下,中国人保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填补了国家在失能护理政策方面的空白,建立了全新的失能标准、建立失能护理服务机构准入标准,完善了国家在失能鉴定、失能服务评估等方面标准。
 
   互联网+医疗养老产业前景广阔
  在互联网+医养服务创新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任涛表示,随着医疗越来越发展患者满意度反而降低,未来养老将会回归医疗。
  北京宣武中医院老年病科医生杨洪志表示,目前我国大力扶持社区医院, 但是北京一个社区少则几万人,多则几十万人,数量有限的社区医生无法满足几万人的健康需求。“北京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更好地保障了老年群体的医疗护理。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