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其他
中信2017年保险行业投资策略:发展养老金融 有望弥补利差下行风险
作者: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16-11-23

  中信证券11月23日在深圳举行年度策略会。策略分析师邵子钦、童成墩的报告称,2017年保险仍面临低利率挑战,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关注养老金融快速增长的机会。
 
  国际经验表明,养老金融有望弥补利差下行风险
  寿险利差模式正面临低利率挑战。向养老金融转型,延伸产业链,有望提升死差和服务相关的利润贡献。日本寿险公司利润已从利差走向死差。美国健康险和年金业务是寿险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以泰康为代表的中国寿险公司已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融道路。
 
  养老金融模式:保险+投资+健康/养老产业链,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形成闭环
  保险、健康、养老围绕着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年轻时买保险,为年老时的健康和养老消费。寿险资金具有期限长、成本低的特点,恰好可以满足医疗地产和养老地产的资金需求。健康/养老产业的服务重,且有大量的数据积累,可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保单风险成本。保险+投资+健康养老产业链,可以围绕客户整个生命周期形成闭环。
 
  当下是发展养老金融的最佳时间窗口
  老人消费集中在刚需领域,非必需品支出占比不高。由老人身体特征决定,老人消费潜力释放是在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生活协助、完全护理、临终关怀、殡葬等刚需支出将显著增加。日本经验表明,75岁以上人口对应的护理需求比例迅速提高。中国目前老年人口集中在60-69岁,尚未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75岁人以上口占比为3.5%,与1983年的日本相当,正是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的最佳时机。
 
  养老金融引爆点:税收优惠+个税改革
  从国际经验看,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是商业养老和健康险最重要的驱动力。截至2015年初,缴纳个税的人只有2800万人,占人口总数不到2%,只有推动以家庭为单位的个税改革,增加税收的潜在受益人群,才能真正有助于解决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的问题。
 
  风险因素:税收优惠政策落地低于预期
  2017年保险仍面临低利率挑战,维持行业“中性”评级,关注养老金融快速增长的机会
泰康在养老领域和平安在健康业务领域的布局走在市场最前沿,养老金融的长期机会值得关注。寿险单一利差模式正面临低利率挑战,无论AH估值短期均难有提升动力,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