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民生要计,养老服务设施则是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每个县市区年内启动建设1处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综合体,新增养老床位5500张以上。
时至岁末,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16年潍坊市医养结合新型养老综合体建设均衡布点,全面开花,圆满完成既定建设任务,15个县市区新建、改扩建、规划立项新型养老综合体共计27个,年内每个县市区都有一个以上的项目启动,有的县市区新启动项目达到4个,全市新增养老床位22911张。据统计,之前潍坊市已有医养结合养老综合体21个。截至目前,新型养老综合体总数达到48个,遍布全市的医养结合养老综合体有力促进了潍坊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所谓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综合体’,重点强调了国家倡导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它准确而深刻地抓住了老年人群‘伴病而老’的显著特点,满足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实际要求,实现医养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代表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潍坊市认真落实上级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内容……”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刘兆祥对记者说,“具体地讲,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综合体分三种形式,一是在养老机构中建立专业医疗服务机构,如老年门诊、老年护理院、康复医院等;二是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增设康复、护理型床位;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一体化建设。综合体重点服务于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老人的常见病、慢性病的医疗和护理不必再折腾着去医院,综合体同时具备吃、住、娱乐等生活照料的功能,从而实现医、养的高度融合发展。”
据介绍,潍坊市对于此项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还将其纳入市区提升建设及全市科学发展考核的内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扎实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市领导对此项工作也非常关心,6月份专门对各县市区综合体建设进度情况进行了专项调度;市民政局则每月都进行一次调度。
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代表着政府的工作导向和养老服务业自身发展的方向,并可享受政府对于养老服务业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可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的投融资模式,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潍坊市也采取了鼓励多元投资的基本原则。
多方合力之下,2016年各县市区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建设迅速启动,并掀起投资建设热潮。据统计,年内潍坊市新建、改扩建、规划立项新型养老综合体比之前已有的数目翻了一倍还多。潍坊市新启动的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充分体现出医疗与养老服务的资源整合和融合,潍坊市直机关医院、坊子区仁济医院、青州市开发区医院、寒亭区人民医院、安丘市市立医院、峡山区人民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成为各县市区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的主办单位;同时,多方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建设,各项目投资额度较大,有近半数的项目投资总额都在亿元以上,有的项目则达到数十亿元。如昌乐县规划立项中的寿阳山孝润安养健康城投资总额达到了45亿元,占地800亩;建设中的潍坊大德国际医疗中心投资额达15亿元,占地330亩。高密市政府举办的高密市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在投资1.5亿元完成主体建设的基础上,正采取PPP模式招商进行内部装修及后续二期建设。
据统计,潍坊市年内启动的27个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共新增医疗床位7787张,新增养老床位22911张。新启动建设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综合体项目,成为潍坊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