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一票难求”也是一道民生考题
作者: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16-12-28

  “已经没名额了吗?能不能再多开一个班?”北京市民李大爷虽然起了个大早,但仍没能排上素描班的号。作为北京市最早一批成立的老年大学之一,西城区老年大学目前开设54个教学班,学员2200多名,老师30多名,7间教室每天人来人往。“200个名额,一个小时抢空,就是这么火。”李大爷遗憾地说。
  老年人“上学难”,不光北京,其它地方也是这样。比如,河北老年大学2017年春季招生报名现场,报名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计划招生4000余人(次),报名时间为12月1日至31日,时间还未过半,报名表就被领走了3万多份。近年来一到报名时间,很多老年人凌晨就起来排队,今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首次采取了“预报名+摇号”的报名形式。石家庄市老年大学,今年也采取了“摇号”方式报名。
  老年人“上学难”,一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拥有了全新的人生观。二是独生子女一代陪伴父母较少,老年人精神孤单。三是一些地方重视不够。四是老年大学市场跟不上时代需求,比如,办学机制不灵活,教学手段不先进,师资场地有限,拨款不够,社会资金不足等。
  老年教育也是一种国民教育,不可忽视。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将“重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大战略,将老年教育纳入了继续教育事业范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指出:“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老年教育认定为“属于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老年人“上学难”,老年大学“一票难求”,也是一道民生考题,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有“上学难”问题,老年教育也一样,政府也应当重视,应当多方设法破解。
  一要政府保障。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老年教育,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比如,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老年教育,经费由教育经费作为主渠道列支;出台激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源或社会组织,投入到发展老年教育上来,扩充老年大学优质资源。
  二要民间协助。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也应意识到老年大学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大投入力度;志愿者团队等社会组织,也应重视老年教育,帮扶老人。
  三要盘活资源。相关部门要建立名师资源库,优化社区环境,统一硬件标准,建设“社区老年大学”,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便能够入读高品位的老年大学。
  四要手法多样。老年大学办学模式要创新,教学手法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可以开设老年电视大学、老年广播大学、网络在线学习,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方便老年人就读。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