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创造性的开展各项老龄工作
作者:   来源: 烟台老龄办  2016-12-28

  今年以来,烟台市老龄办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引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固树立新形势下大老龄工作新理念,结合烟台实际,深入开展工作创新,各项老龄工作走在了前列。
  一、创新维权工作机制,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一是加强制度创新,与综治、法院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意见》,建立了协调会议等制度,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全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二是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主要包括:公益维权服务、发放高龄补贴、落实优待规定、贯彻“一法一条例”等工作,并加大督查落实力度。三是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市级老年人公益维权示范站和先进工作者创建活动,命名市级示范站60个,先进工作者100名,推荐17个单位获省级示范站。四是开展了“法治阳光温暖老龄”、“老年普法维权进社区进养老机构”专项活动,充分发挥“老年法律维权服务中心”、“老年法律维权服务站”、“老年人法律公益维权示范站”的作用,组织老年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和涉老政策法律宣传教育活动200多场,服务老年人1万多人次。五是与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和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建设的通知》,统一规范老年法律维权服务机构名称、标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今年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320件,减免律师费96万元,接待老年人法律咨询2400余人次。五是与市中院联合进一步畅通涉老案件绿色通道,为涉老案件提供方便、优质、快捷的服务;与公安、司法部门开展金融、电信等知识的宣讲,联合打击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活动;评选公布了2016年烟台市老年人10个维权典型案例,编印了2万册《烟台市老年人手册》。
  二、聚焦中心工作,老龄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一是在全省首家支持相关企业单位发起成立了烟台市老龄产业协会,吸收会员单位141家,为全市涉老服务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沟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发展、维护权益的“服务平台”。二是成功举办了2016年国际养老服务业暨老龄产业博览会,展位400个,设置了养老、健康两大板块和养老服务业、老龄用品、“互联网+”、养生保健四大展区,共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6个省市共计310家企业参展,展品达5700余种,参观人数累计达7.6万人次,现场交易额1.2亿元,达成合作意向467项。三是举办了主题为“养老服务业暨老龄产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2016烟台国际养老服务业暨老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分论坛,邀请了来自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专家学者和养老机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发表主旨演讲和研讨,为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500多人参加了论坛。四是支持和指导牟平区开展创建并获得“山东省长寿之乡”称号;组织28家企业参加省第八届老博会,莱州、蓬莱、牟平注重发挥全国、全省长寿之乡的品牌优势,进行产品推介和城市形象宣传。五是争取省级财政资金90万元对5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奖励扶持。
  三、实施银龄安康示范村居创建活动,让老年人得到实在实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是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意见》,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达到全覆盖,在投保对象上明确了取消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限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今年各级财政出资402万元,占总投保额的16.6%。二是开展“银龄安康示范村居”创建活动,评选银龄安康示范村居186个;鼓励有条件的村居、企业单位为村居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或对保费给予奖补,进一步推动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全市社会力量出资342.19万元,占总投保额的14.17%。今年全市投保人数48.3万人,投保额增长21.47%;人均投保额达到50元,增幅18.32%;理赔金额1668万元,理赔人数7350人次,理赔率达70%。
  四、抓培训强素质,为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举办全市医养结合发展专题培训班。11月7日开始,举办了为期4天的医养结合发展专题培训班,来自全市相关部门和县市区的100多名公务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这个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以充分认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重要性,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社科院和社会保障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增通、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所副所长李德夫等医学界专家面对面授课,并现场解答学员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通过培训,使全市公务员队伍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得以深入了解,大大提高了全市公务员队伍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进工作中的能力素质,也为今后医养结合在我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培育了更多的有用人才。二是11月24日开始,举办了为期2天的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培训班,15个县市区老龄工作人员、乡镇民政老龄工作人员和部分基层老年协会会长7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学员们现场观摩了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示范点,听取了由省、市老龄办、烟台市委党校专家教授的辅导讲座。通过培训,对全市进一步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基础、提高基层老年协会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和推动全市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三是12月14日,举办了为期2天的烟台市老龄干部培训班,烟台市老龄办科以上干部、各县市区老龄办主任、相关工作人员,部分乡镇老龄干部,市老龄产业协会理事共约90余人参加了培训。省老龄办钟永诚巡视员、滨州医学院张丽副教授、市老龄办党组成员白同林和山东惠福祉养产业有限公司CEO王增通分别就《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应对之策》、《老龄化背景下的大健康策略》、《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新形势下医养结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了专题辅导。通过培训使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增强了新形势下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为推动全市老龄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老龄工作率先走在前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老龄信息宣传工作,老龄工作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浓厚。一是制定印发了《烟台市老龄系统信息和宣传工作考核办法》等三个文件,加强对各县市区老龄办、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市老龄办各科室进行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了在全国、全省的各类新闻媒体上每天都可以见到烟台老龄工作的新闻和稿件,进一步宣传了烟台老龄工作情况,扩大了烟台老龄工作的影响力。二是加强与市级主流媒体的协作,与烟台电视台新闻频道合作推出“孝行烟台·银韵烟台”栏目,自5月栏目正式开播以来,已播出了48期;与市广播电台合办的“银龄之声”播出了60期;与烟台日报社合作,烟台日晨晚报在“敬老月”期间共刊登各类涉老稿件201篇;与胶东在线、水母网等网站合作,开设“敬老月”专栏和“孝行烟台”网页,共发214条信息,点击关注13万人次,在市级主流媒体上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充分发挥市老龄办网站的窗口作用,加强微信公众平台交流互动,目前市老龄办网站共发布信息1547篇,公众微信号发布信息245篇。评选发布了年度十大老龄新闻和十大老龄新闻人物,评出2015年度老龄事业好新闻奖31件,编印《2015年度老龄事业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