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我们如何达到人均1.2万美金以上的高收入阶段,一定是要靠生活服务。
2016年12月20日,品途商业评论年度盛典“探寻商业本质(FBI)”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举办。管家帮创始人、董事长傅彦生为大家带来主题分享,题目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退下家政服务供应链建设”,看到题目之后可能会有一种很悲观的感觉,但也很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分享全文,品途商业评论稍做删减:
家政服务整体行业发展并不理想
早在十几年前日本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那时候我正在日本留学,可以说感受非常深。
人口红利在消退,这是一个很悲观的话题。但是对家庭服务行业,特别是家政服务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人老了就需要有人去照顾,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怎么办?那就得多生一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滋生出很多相应的创业企业。
家政行业其实有几千年历史了,只不过这几年O2O比较热,虽然说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风投对“家政o2o”有一些微辞,但是我一直坚持线上线下应该相互结合,这样的运营模式对生活服务才有非常大的促进。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活服务业有两个非常好的策略,第一个是提出来新方位的概念,第二个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庭的建设,家庭幸福才是整个社会幸福的一个基础。
管家帮本月完成了一轮新的融资,以前我们的融资也没对外正式公布过。但是我们一直坚持走不以烧钱的运营方式发展。国内外的市场,特别是美国的市场很值得管家帮借鉴,但是在国内市场,特别是家政行业处于哀鸿一片的状态时,家政市场的整体交易额去年已经超过了1.5万亿,今年达到2万亿,但是整个家政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很不理想的。据数据显示,管家帮在这个行业中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第一个是管家帮的商学院,另一个是管家帮的研究院。
现阶段的服务行业:饮鸩止渴
老龄化现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再过十年老龄化会给社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第一批的独生子女现在已经是35岁到40岁了,父母已经老了。
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在英国学习英式管家,也有幸获得了英式管家的最高级别证书。我更大的收获与世界金融家族继承人詹姆斯•罗斯柴尔德进行了几天的学习交流,跟他探讨了整整一天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个共识,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我认为现在有两台发动机,第一台发动机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创新产业,这里面是这种附加值的差异非常大。第二个发动机是生活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美国的GDP去年17万亿美金,中国是10万亿美金,中间相差7万亿美金,就差在生活服务产业上。
中国家政行业整个市场在直线上升,并且每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家政公司的收入,却在下降。这是很不思议的,我形容这个阶段就是饮鸩止渴,现在家政公司接单量越大,以后的接单量就越少,因为今年做了明年没有续单,服务人员和家庭很多都是越过家政公司自己私单了。所以我形容叫饮鸩止渴,你做得越多,未来的活越少。
如何解决老龄化:一方面是挖掘,一方面是回归商业本质
对于如何解决目前中国老龄化的问题,特别是解决人口红利下降的问题。我觉得无非是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挖掘。挖掘新的劳动力,挖掘出效率,提高效率。第二个方面是回归商业本质,可能有的企业老总观点跟我有些不一致。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认为现在双11的这种消费马上就到顶峰了,别看今年1207亿的交易额,我觉得再有一年可能也就完了。因为前面的十年是互联网的十年,我个人认为是销售经济的十年。
大家再想想互联网前面的十年是什么经济?发展最快的是连锁,比如说超市,包括卖电器的,发展很快。随后十年是互联网,双11是典型的销售经济,未来的十年肯定是要向消费经济转型,是我们需要什么东西,我们需要什么品质的东西,我们就去买什么,而不是因为什么便宜,什么在促销我们就买什么。
所以这个和前面的题目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定是消费好的产品,一定是消费高品质的产品。不一定是我家里面有保姆就行,一定是要有专业的好保姆才行。所以这样的服务能不断提高效率,同时能解决深层次的一些问题。这个过程是从大而全到打折促销,到以采购为目的逐步的向消费为目的去转换。
第二个方面是回归商业本质。早在前几年,我就一直在提两个观点。但是很少有人认同,最近这几年我觉得大家也逐步理解了这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撮合经济已经过时,要变成管家经济。一定是要给家庭这种定制化的专属服务,长期给消费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种作为商业本质来说才能长久;第二个是懒人经济已经过时,一定会变成品质经济。很多人说家政就是懒人经济的一个衍生品,我是坚决反对的。大家不是因为懒才找家庭生活服务,是因为我们想提高生活的品质,我们有时间去读书、旅游,把自己擅长的工作做好,把一些家务工作交给家政服务员,这是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这种商业的本质我觉得未来十年会变得非常明显。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商业本质的回归,才能够真正解决好中国老龄化的问题。
解决饮鸩止渴的手段,一个是产销分离,一个是管家模式
人口红利虽然没有了,但我们还能提高效率。重要的提高效率的方法就是要体系化的运营。这里有两个观点跟大家重点交流一下:特别是家政服务领域,要解决可怕的饮鸩止渴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产销分离。原来很多的家政公司,我认为他们是低质化经营,一个小店能招人,也能联系客户。这种情况下就是简单的撮合,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私单问题、服务质量把控不了的问题。只有产销分离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有规模的大的家政企业。
比如当前管家帮有19万多固定的家政服务人员。那么多的服务人员如果是靠人去一个个管理肯定不行,一定是要产和销,一定是有类似学校的机构负责专门培训,打造产品,这样才能确保家政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才能把控服务质量。而作为管家不是负责管服务人员,而是负责给家庭私人定制,根据家庭情况,为家庭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服务体验,照顾好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产销分离真正把它解决了,才能提高家政服务的效率,解决人口红利消失的弊端。
第二个就是管家模式,目前来说家庭的服务非常的多样化,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苛刻。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我们如何达到人均1.2万美金以上的高收入阶段,一定是要靠生活服务。只有管家模式,才能够真正挖掘出客户的需求,增加价值的内涵。
大家知道很多的家政公司如果做成一单延续性业务(月嫂、育婴师、住家保姆等),毛利最多是在四五千块钱,但是第二年这四五千块钱就没有了。管家模式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解决饮鸩止渴问题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挖掘。一定利用学校挖掘出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更加有效率,最后一点是如何把几十万的服务人员调动起来,让他的效率再提高,也就是说搭建平台,给他一个创业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