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如何应对“老龄少子化”?代表委员这样建言献策
作者:   来源: 新华报业  2017-01-10

  “上有老,下有小。”这句话形容了压力山大的中年人困境,也折射出城市遭遇“老龄化”的焦虑。在这次南京市两会上,这一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它背后的“老龄少子化”社会问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点。他们纷纷为此建言献策,希望通过政策创新来缓解养老压力,鼓励生育。
 
  “四二一”模式家庭,中年人“压力山大”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老年人口已达164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1.36%。”今年已经60岁的南京市人大代表傅浩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他越来越关注养老问题。随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老年人面临着失能风险带来的长期护理需求与社会保障力度不足的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流动和妇女就业比例扩大,通过家庭成员抚养来解决失能老人护理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乡老年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甚至达到70%。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老年空巢家庭将进一步增多。
  “四二一”家庭模式的普遍化使得中年人要承担照顾老年父母和幼年儿女的双重责任,压力巨大。从现实情况看,对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必须也只能通过社会化方式得到解决。
  “家有一个失能老人,压垮一家人”,傅浩告诉交汇点记者,这句俗语反映了失能老人的照料问题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调研中它发现,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费用比同年龄老人能自理老人要高出2倍以上。如果再加上老年人疾病医疗的费用,总费用负担将非常高昂,普通家庭难堪重负。
  傅浩指出,随着医疗保险的日益健全,在医院长期住院可以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床位费和医疗护理费,导致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将医院当成了护理场所,“占床住院”等社会性住院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加大了医疗费用的开支,也使得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
 
  代表建言,用长期护理险给养老减负
 
  如何破解失能老人的照料难题?
  傅浩在提交的建议中指出,从国内外探索和实践经验来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不仅能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还能使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工作,拉动护理产业发展和相关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注意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任务部署。省“十三五”人社规划也提出,探索建立个人、政府等多方分担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此前,南通市在全国率先进行了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通过“政府补助+个人适当缴费+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四源合一的模式来筹资。
  “我们现在都说五险一金,我希望把这个长期护理险作为第六险,来完善我们的社保体系。”傅浩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尽快会同财政、民政、老龄委等部门,借鉴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展开研究符合南京市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尽快建立和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独立于医疗保险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南京市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数据显示,南京进入“老龄少子化”社会
 
  南京市政协委员、冠城大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刘华在调研中发现,南京不光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倾向也令人担忧。她在题为《关爱“一老一小”群体,构建“幸福南京”》的提案中写道,根据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南京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30.9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08%,剔除部队和高校因素,实际老龄化率达23.7%,即平均五个人中有一个老人;而0-14岁人口为84万人,占10.21%,即十个人中只有一个小孩。相比全国人口比例,目前中国总人口为13.7亿人,其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1%;0-15岁人口占比为17.6%。由此可以看出,南京市人口老龄化更加严峻,按照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18%为严重少子化的人口学标准,南京市属于典型的老龄少子化社会。
 
  委员建言:给二孩夫妇发放生育补贴
 
  刘华委员指出,如何解决养老困局与如何完善生育政策,已是影响未来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她在调研中注意到,国家“二胎”政策已经全面放开实施,但南京市民的生育意愿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为此她在提案中呼吁关爱职场母亲,适当出台措施减轻“二胎”经济压力。
  “二胎妈妈往往经历过一胎生育所面临着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以及重返职场的诸多不适应。虽然目前全面二孩政策已确立,但面对较高的抚养成本,不少育龄夫妇望而却步。”刘华委员指出,一是要引导企业经营者多提供适合职场母亲的职位,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杜绝企业用人存在歧视女性现象,更多关注育儿妈妈产后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二是适当出台政策减轻“二胎”经济压力。例如适当延长产假及哺乳假;建议对生育二孩的夫妇,可适当发放育儿补贴;可根据家庭收入情况,酌情减免个人所得税,以减轻二孩家庭养育孩子的负担。
  “一老一小”问题就像是打造“幸福南京”扁担的两端,只有处理好这两类群体,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在南京安居乐业。刘华委员说,希望南京成为全国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样板城市,成为全国人才汇聚,愿意在这里住下、愿意在此组建家庭、愿意终老的“幸福之城”。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