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1212.5万,比2010年的934.2万增加了278.3万。未来老年人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会进一步升高,且更快。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未来三地会有更多的老年人跨区域入住养老机构。九三学社河北省委的一份提案建议:河北省发展养老机构,既立足河北省,还要考虑天津和北京的老人的需求;提前进行统筹规划,加快河北省的养老机构建设。
现状 我省承接北京养老疏解能力有限
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对于家庭来说,独自照顾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非常困难,在家庭无力负担的情况下,这部分老年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2015年我省养老机构床位数量不足20万张,入住养老机构的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年人只有2.45万人左右,9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没有住进养老机构。
据悉,我省环京周边13个区县养老机构共71家,床位数量1.2万张。其中,怀来的养老机构数量最多,达到16家;三河的养老机构床位数量最多,达到3217张。近几年来,在北京周边探索开发较大规模养老休闲园区的项目已不鲜见,但多数属于“孤岛”式高端养老服务或搭载房地产内容,占地多容量小,服务方式单一,很难满足北京多层次养老疏解的需求,也很难成为养老产业各种要素汇集的高地,承接北京养老疏解能力有限。
此外,受养老机构自身条件的限制,或是一床难求,或是房间闲置,这样的现象在包括石家庄在内的各地养老机构中普遍存在。
思考 养老机构职工以“4050”女性为主
全省养老机构职工的年龄结构以36岁—45岁的比例最高,高达38.63%,不管是从统计数据还是从实地调研来看,大部分养老机构的职工均是以“4050”人员为主。其中:女性比例均超过50%,2015年进一步攀升到58.53%。
养老机构职工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人员流动频繁,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护理员的工作,教育机构养老护理专业招生困难,养老机构招收年轻人困难,随着目前的“4050”人员陆续退出劳动就业领域,养老护理员有可能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建议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专业养老城镇”
针对养老的现状,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建议:制度设计与京津衔接。北京市已经在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地级市实施医疗保险异地即时结算,但是,目前还未全面落地。为了方便来河北养老的老年人,建议尽快让政策落地,并根据政策的实施情况,把医疗保险异地即时结算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河北的老人到天津和北京也可以异地即时结算。
做好规划,为养老机构建设留出足够的用地。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依然有大量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无法入住养老机构。我省的公办养老机构发挥的兜底功能,应该让一些政策对象和低收入老人能够住进养老机构。
结合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在北京周边建设“专业养老城镇”。新建的养老机构要重视选址问题,这是能否吸引老年人入住的重要因素。吸引北京的老年人来入住,更要非常注意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在环京的燕山、太行山的浅山地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北京周边选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较好,适宜老龄人休养的场所,建设规模较大的专门服务于养老的城镇。
构建养老护理员的上升通道,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收入水平,减少养老护理员在行业间的流动以及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