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年山西“十大老龄新闻”
作者:   来源: 生活晨报  2017-01-21

  全省百岁老年人补贴提高为每月300元,太原、大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通过……1月19日,由山西省老龄办和《生活晨报》联合评选的2016年山西“十大老龄新闻”揭晓,十个本年度发生在我省的涉老新闻当选。“十大老龄新闻”都是对当下和今后我省的老龄事业、老龄工作及老年人的福祉具有较强指导性和较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
 
  全省百岁老年人补贴提高为每月300元
  为解决好全省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从2016年1月1日起,我省为全省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实施补贴制度,并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补贴标准由200元提高到300元。补贴对象及标准是,全省城乡低保家庭中8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30元;全省城乡低保家庭中60周岁(含)至99周岁(含)的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60元;全省100周岁(含)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补贴300元。
 
  《太原市养老机构条例》5月1日起施行
  2016年3月3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太原市养老机构条例》。
  针对老年人的现实需求,《条例》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间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服务。政府还应当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利用专业设施、场地等资源优势,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老人,提供日托照料护理等服务。
  此外,要依法规范养老机构用工,对取得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者,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奖励或者补贴。鼓励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养老服务专业,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我省明确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路径
  2016年5月10日,我省民政、发改、住建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路径:
  投资人新建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向民政部门提出筹建申请,并提供投资人法人登记证书、建设地点证明及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承诺书等相关材料,民政部门根据投资人申请,在现场核查相关材料后,向投资申请人出具筹备设立指导意见函。投资申请人取得民政部门出具的筹备设立指导意见函后,发展改革部门予以办理项目备案手续,规划、国土、住建、环保等部门应办理相关建设手续,有关部门不得随意设置门槛。我省还鼓励社会力量以公建(办)民营的方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到2017年年底前,各市将至少选择1至2个条件成熟的公建养老机构开展试点。试点机构享受养老服务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水电气热费用优惠等政策扶持。
 
  开展全省失能、半失能老人摸底、资助工作
  2016年6月14日,山西省正式启动“暖心关爱行动”——全省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资助项目。“暖心关爱行动”由省老龄办与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并得到了中央财政和省民政厅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筹集到的100万元资金,将对全省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施爱心救助。在全省11个市各选取1个所辖县(市、区)进行救助,每个县(市、区)40名,全省共救助460名老人,根据实际情况分1000元、2000元、3000元三个级别进行救助。救助对象为在选定区域内居住且年满60周岁以上的特困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太原、大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
  2016年6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遴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山西省太原、大同两市入选。“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太原市出台了《关于太原市基本医疗保险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并支持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大同市在运营模式上,积极引导养老机构探索“医养结合”,全市共有5家养老机构采用这种模式运营,其中魏都颐养康复中心和厚德家园已取得了卫生部门颁发的老年护理院的资质。
 
  我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公布
  2016年7月26日,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养老服务业发展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基本建成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托养相结合,医护、社保和养老相衔接,连锁化、网络化和数据化相融合的养老服务新体系。
 
  我省公示37家全国“敬老文明号”申报单位
  2016年8月25日,在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启动之际,我省正式公示了37家申请全国敬老文明号的单位,这些单位一直以来都以尊老、敬老、助老、爱老为己任。作为“敬老文明号”的起源地,从2010年起,我省率先在太原市开展创建工作。6年来,以“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为载体,全省老龄工作在氛围营造、环境优化、为老服务方面不懈探索,收获颇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引领下,我省将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活力和机遇,积极完善老龄政策、细化为老服务,推动全省向敬老新风地域迈进。
 
  我省老干部网上“讲述励志故事传递耆年力量”
  2016年8月,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的深入开展,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离退休干部中启动开展了以“讲述励志故事传递耆年力量”为主题的网上宣讲活动。老同志们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传递了积极乐观的社会正能量。
 
  《山西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通过
  2016年9月3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该《实施办法》共七章、四十九条,在家庭赡养、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社会优待、法律责任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实施办法》的修订完善,为适应山西社会老龄化、助力解决老龄问题、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基础。
 
  关爱百岁老人山西福彩启动“百岁福”活动
  2016年9月26日,第二届福利彩票公益金“百岁福”资助活动启动。这是继2006年福彩资助百岁老人活动后的又一次“百岁福”大型公益活动,是我省在全国第7个敬老月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山西福彩中心将筹集到的68.6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对全省686位百岁老人进行定向资助,每人资助1000元。在受资助的百岁老人中,男性145人、女性541人。城镇居住的178人,农村居住的508人。年龄最大的是114岁。这批资助金通过各市老龄办和各市福彩中心发放到当地百岁老人手中。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