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应对策略探究
作者:   来源: 中国社会报  2017-02-07

  近年来,延长退休年龄,开放二孩等一系列政策饱受热议,“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全民皆知的热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在经济稳步增长的背景下,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目标,如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议题。
  思想层面。就我国现状而言,健康老龄化是基础,老年人口最基本最核心的需求是健康,老年人口服务和保障的重点在于健康状况的改善、护理康复的实施与精神健康、道德健康的促进。积极老龄化是途径,其内涵是提倡老年人从依赖社会福利享受晚年生活的服务消费者,成为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氛围的力行者。与老年人相关的不仅仅是福利,还有时尚、科技与生活。成功老龄化是目标,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理论,老年人可以在社会和自身家庭的鼓励下,积极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成功老龄化的提出,老年人主动地传播一生受用的知识,追求奉献的满足。和谐老龄化是文化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资源。中国特色的养老问题需要“和谐”的文化引领。家国情怀,长幼有序,发挥价值理念的能动作用。
  战略层面。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还应该深刻理解老龄化问题的一对矛盾,即人口红利的丧失与人力资本缺乏的矛盾。“人口红利”指一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市场供给充足,劳动力价格低廉,经济快速发展。老龄化的压力,本质上来源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带来的劳动力相对短缺的经济压力,人口红利逐渐丧失。我国目前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与人口红利丧失的现状形成了矛盾。处理这对矛盾,需要转变思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收获人口的转变红利、投资红利、转移红利和转型红利,提高全民特别是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践层面。我国应对老龄化应该发扬“共享、创新和可持续”理念,即资源信息共享,多方动员,同时积极筹备,寻找老龄问题的创新突破口,有备而老,做到可持续发展。付诸实践需要我们采取三个策略:
  应该多方动员,践行“共享”理念,打造共享社会资源的平台,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平台遵循“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机会共享”的原则,分享老龄动态与学术成果,展现老龄服务与科技产品,创造志愿机会,匹配服务需求。其中,政府是平台的倡议者和监管者,政府作为倡导者,应该在宏观层面发挥“企业-组织-高校-研究所”的合力,搭建各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政府作为监管者,减少寻租与信息不对称现象,应该是新形势下平台发展与完善的方向。市场是平台的运营者,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市场在融通社会资本,提供养老服务发展动力的过程中,应该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作用。企业与社会组织是平台的参与者,企业与社会组织专注于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和产品服务的提供。企业与社会组织在实际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求平台资源,掌握最新的动态与最前沿的信息,发挥中坚作用。
  应该积极筹备,发掘“创新”的增长点,即以家庭的代际联结作用为本质动力,将子女亲戚纳入老龄关怀的范畴。家庭首先应该做好作为养老主阵地的担当准备。“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应该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目前家庭是养老支持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家庭应该做好自身结构改变的思想准备,从计划生育到放开二孩,“4+2+1”(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模式正逐渐迎来“4+2+2”的新的挑战,新时代的家庭在思想上应该重视教育问题与代际关系问题。家庭应该做好从“老人-产品”到“老人-子女(亲戚)-产品”老年人服务模式转变的准备。老年人的消费与收入增加不一定同步,老人受到勤俭节约和为子女付出等文化的影响。代际联系是老龄化社会老龄服务困局的突破口,不能将老年人单独割裂作为单一的服务对象,应该将子女亲戚纳入范畴,发扬孝道,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应该综合考虑,全社会全年龄人群都应该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全生命周期,“青年-中年-老年”都是老龄社会关注的对象,从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提倡全面健康。应对人口老龄化,不应该只是服务于已经变老的老年人群,更应该关注尚未变老的中年人群和尚未体验过“老化”的年轻人群。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的落实需要着眼全面健康。即要求个人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精神健康、道德健康与社会适应健康,做好人群的大健康推进与健康宣传工作。
  结合中国现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是老年残疾预防与康复。在我国全面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残疾老年人的增收与保障关怀是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后一步。社会的可持续,是所有群体获得发展的机会,应该区分残疾类型,实现精准帮扶。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