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70后,80后两代人中,出现房奴、车奴、孩奴之后,即将出现的就是“养老奴”。令人无奈的是,当房奴或者孩奴,你感觉再苦再累,是个升值投资,而当养老奴,是个弹尽粮绝的付出。
很多人都在想,30年后,我们该如何优雅老去?
“老”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话题,认真观察你的周围就能发现,老龄化真的来了。不信我们就来看几组数据:
1、2015年,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只有4万亿元左右,仅够支付17个月。这还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黑龙江、吉林、青海等8个省,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低于10个月,黑龙江仅1个月。
2、2015年,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为2.87:1,这意味着不到3个劳动人口就要养1个老人。更夸张的是,人社部说,到2030年左右,每2个劳动人口,就要赡养一个老人。
3、2016年,养老金待遇上调幅度从12年来的10%下调为6.5%。从2005年到2015年,养老金的调整比例都是10%,而且这还只是最低要求,很多地方的上调比例都高于10%。可是,在2016年,这个比例突然降低到了6.5%,这意味着老年人拿到手的养老金相对变少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同此心。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2014年,“政府鼓励以房养老”……当我们又看到“养老不能靠政府、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以房养老成效不好”等频繁见诸报端时,你需要认真检查下,在自己的资产配置篮子里,是否有足够的养老金融产品,给未来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