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地税局了解到,2016年,厦门全市共征收社会保险费247.60亿元,增长17.23%。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厦门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养老金达3291元,城乡居民月养老金260元,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3.27亿元,其中养老保险支出95.38亿元,医疗保险支出67.98亿元,失业保险支出9.54亿元,工伤保险支出3.8亿元,生育保险支出6.57亿元。
三大做法
2001年以来,市地税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展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十五年来,地税部门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取得新成效,累计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1509.09亿元,为厦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险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做法有:
地税部门全责征缴社会保险费后,形成“地税征收、财政管理、人社发放、审计监督”四位一体的征管体制,有力地保障了基金的安全与完整。
依托成熟的税款征收管理体制、熟练的业务人员和垂直至镇街的基层机构,利用社会保险费与税收的相似性和可兼容性,将社会保险费当作一个特殊的税种,融入整个税收征收体系,做到税费统管,依法足额征收。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中的依托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为社会保险费征管与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断拓宽社会保险办费平台,不断地提升缴费服务品质。
稳步上升,参保人数年均增长15.81%
社会保险基金一向被称为“保命钱”,与百姓密切相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01年7月1日厦门社会保险费改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以来,我市职工参保人数逐年稳步增长,实际缴交“五险”的人数由58.99万人增至203万人,总参保人数也由2004年的58.99万人增至2016年的343.7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392万人的87.69%,年均增长达15.81%。
与此同时,厦门社会保险费收入增幅明显。据统计,2004年至2007年,我市社会保险费年均增幅达37%。2008年后,随着在职职工参保面的逐渐饱和,社会保险费增速放缓。最近两年,由于经济的持续下滑以及政府出台减负政策,社会保险费增长幅度相应减缓。
收支分离,社保基金安全更有保障
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百姓福祉。据介绍,受命代征社会保险费后,地税部门将税收的柜台申报、网上申报等多元化的申报方式全面运用于社会保险费的申报之中,实现税费同步征收。缴费人在申报税收的同时,可一并申报社会保险费,同步入国库,实现了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税务机关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收入通过金库进入财政专户;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和使用;社会保险机构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化发放。”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与社会保险待遇的发放没有直接的组织责任关系,也为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据了解,审计部门在对我市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专项审计后,也充分肯定了地税部门在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管和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中所做的努力。
而另一方面,社会保险部门从繁琐的登记、申报、征收等经办业务中解脱出来后,更多地把精力用于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定和社会保险待遇的落实,陆续出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各项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