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今年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兜底线保基本广覆盖 着力补齐居家养老服务短板
作者:   来源: 今晚网  2017-02-16
 

  2017年天津市民政工作会议在天津大礼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本市民政部门将坚持市场驱动的原则,大力实施养老服务普惠工程,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兜底线、保基本、广覆盖,着力补齐居家养老服务短板,让广大老年人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据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要求,着力补齐居家养老服务短板,将突出“三个倾斜、三个用力”:即向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倾斜,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改革、智能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增加智能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等方面用力;向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在增加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统筹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试点方面用力;养老机构服务向失能老人倾斜,在市级公办养老机构实行轮候入住、调整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方面用力。同时,推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在实施民生保障精准工程方面,2017年,本市将继续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加大农村低保标准调整力度,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一。建立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制度,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等。此外,本市还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统筹。
  会议还介绍了2016年的情况,本市社会服务惠民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养老服务工作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编制了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全国首个福彩公益金全额资助、覆盖机构和社区的养老床位综合责任保险机制,新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84个,拓展了改革试点,在河东区等区探索推行了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惠及47.2万老年人;静海区深入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静海养老服务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情况,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对32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通报表扬,其中天津市静海区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走出了一条集中养老、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的新路子,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从该区民政局获悉,2014年,静海区被国家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级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区,明确了区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居家养老服务城乡统筹和康宁津园养老综合体建设三大改革任务。其中,康宁津园养老综合体是静海区申报的国家级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种模式融于一体,通过信息平台对有需求老人的衣、食、住、行、医、娱、购等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服务和管理,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现已有350名老人入住康宁津园老年公寓。
  静海区民政局社会福利事业科科长张金昌介绍,该区养老服务中心是政府投资6000万元建成的大型国办综合型养老机构,设置养老床位309张,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本区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及优抚对象入住;确保服务质量不降低;在同等条件下本区户籍老人优先入住”为前提的情况下,向社会公开招标实行公建民营。
  此外,该区还不断健全区、乡镇、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建设,拓展养老服务保障网,满足农村地区老人居家养老的新需求。2013年底,在静海镇、梁头镇、大丰堆镇、良王庄乡四个乡镇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试点工作,对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特困救助的老年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今年该区居家养老服务将扩大到唐官屯、王口、独流三个镇。整合乡镇敬老院、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村街党员活动中心等资源优势,开展适合农村特色的养老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