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孝善文化,全面倡树农村道德新风尚,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鄄城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了以建立家庭养老“孝善基金”为主要内容的“孝善扶贫”工作,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脱贫脱困,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社会捐助、引领子女自觉养老”的农村养老新路子。
目前,鄄城县有5万余人低于现行贫困标准,而且相当一部分是老弱病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有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留守在家;有的子女虽多,但在赡养老人上相互推诿、不愿尽孝;有的因为婆媳关系紧张等家庭矛盾,老人时常受气;还有的村民,明明有劳动能力,却“倚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这些都是内生动力不足的表现。针对以上种种情况,鄄城县政府创新机制,没有简单的以政府兜底“一兜了之”,建立了以“孝善基金”为主要内容的孝善扶贫工作,先期在董口镇试点,继而在全县推广,形成了对就业扶贫等扶贫措施的有益补充,从而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孝善扶贫工作,就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围绕设立“孝善基金”来开展,针对7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按每月100元的标准,向其子女收取赡养金,这是孝善基金的主要来源,半年一收,一月一返,每月返还110元。倡导动员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孝善扶贫,拓宽孝善基金的来源,把个人之孝放大为社会之孝。
“孝善扶贫”工作遵循子女为主、自愿参与、试点先行、统分结合的原则,并与“四德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孝善评选、文化惠老、志愿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以孝善基金运作为核心的孝善扶贫工作的开展,充分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的作用,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捐助,引领家庭子女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弘扬孝善文化,推进四德建设不断创新,形成子女尽心孝老、村组尽情爱老、社会尽力敬老、政府尽责助老的“四位一体”孝老敬老新风尚,为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脱贫脱困注入持续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