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健全组织。及时下发《关于开展“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创建活动的通知》,明确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创建要求。坚持积极引导,因地制宜,着重挑选德高望重、有工作经验、又愿意为老年人服务的老村干、老教师以及从县乡机关退下来的老同志,担任基层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职务。
二是推行规范管理。加强对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推行规范化管理。要求登记备案完备,使其具有合法身份,便于监督管理和独立开展活动;要求规范协会章程,建立健全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活动制度、捐赠制度、财务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走访慰问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并定期检查等;要求建立健全台账,引导基层老年协会建立“五簿一册”工作台账,即:《会议记录簿》、《活动登记簿》、《财产登记簿》、《走访慰问登记簿》和《特殊困难老年人登记簿》;“一册”具体指:《会员花名册》。
三是加强设施建设。按照省上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标准“五个有”中有场所、有经费要求,积极协调当地党委、政府加大对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投入。积极鼓励通过整合资源的方式,对废弃的学校、老村部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并无偿交付给基层老年协会使用,从而改善基层老年协会的办公条件和活动设施;或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利用老年学校、文化广场、老年之家等一室多用,作为老年人活动场所,力争实现会会有老年活动室。并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对创建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进行重点扶持,加强老年活动室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娱乐、健身活动阵地。
四是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基层老年协会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健全“老年协会+居家养老”的体制机制,把孤寡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老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失能老人或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老人结对帮扶,给予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适合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