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市老龄工作会议消息,我市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出台,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77.43万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9.17万人,空巢老人42.28万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愈发明显。针对快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我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出台哪些惠老养老措施?记者在此特选取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四大亮点予以介绍。
亮点一: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在社区,以1500米至2000米为半径,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形成辐射以3000户为目标的居家养老服务圈。通过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为全市有需求的自理、空巢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集中就餐、短期托老、家庭护理、娱乐康复等社区服务。到2020年,全市新建396个方便实用、规模适度、可持续运作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解决全市50%以上自理老人的社区养老需求。
对暂不具备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和农村,建立以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为主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使城乡居家生活的老年人得到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到2020年,全市新建590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城市新建290个,农村新建300个。
按照人均用地不低于0.1平方米,距交通主干线5公里、一级以上医疗机构2公里的区域内增设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十三五"期间,全市在现有床位7648张的基础上新增17352张,养老床位数达到2.5万张以上。
亮点二: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建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合作医院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医务室、护理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20年,35%以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
亮点三:让老年人自主安全出行
加强与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搭乘公共交通等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
在推进老旧居住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中优先满足符合住房救助条件的老年人基本住房安全需求。到2020年,60%以上社区达到老年宜居社区基本条件,40%以上农村具备老年宜居社区基本条件,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能在社区满足。
亮点四:降低老年人优待乘车年龄
进一步落实老年人优待优惠规定,实现常住老人与户籍老人同等享受优。落实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制度,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将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全部80周岁以上老年人;降低老年人优待乘车年龄,争取由70岁扩大到65岁,惠及更多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