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物业服务链向居家养老延伸
作者:   来源: 北京晚报  2017-06-06
  今天的十二届市政协常委会三十四次会议就“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若干问题的建议进行了协商议政,建议通过政府购买、置换、租赁、闲置资产收回等方式,增加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同时引导和鼓励物业企业将服务链向居家养老等领域延伸。
  今年3月至5月,由市政协经济委牵头对生活性服务业中的家政和便民服务、健康和养老服务、社区治理和物业服务、文化和旅游服务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对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若干问题的建议”,提出四大类18条具体建议。
  市政协委员们建议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推广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置换、租赁、闲置资产收回,以及规范新建小区养老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等方式,无偿或低价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并提供运营资助,缓解城市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不够、老旧小区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地区设施缺乏等问题。同时,加快养老照料中心从单一照料功能向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转变,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护理、应急救助、精神慰藉、老年助餐、适老设施改造等服务。引导建立“以老助老”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进行互助服务,推进融合式的共享服务。
  市政协委员建议,把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结合起来,按照“疏补同步”的原则,在积极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支持老旧小区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原有锅炉房等存量公共空间建设和补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便民商业网点等。
  针对物业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和标准不清晰等问题,市政协委员们建议,应强化物业服务行业监督,促进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探索物业管理增值服务新业态和多元发展新模式,引导和鼓励物业企业将服务链向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等领域延伸,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在今天的大会发言中,市政协常委、中共北京市委原副秘书长王翔指出,60岁就坐上轮椅,70岁了还在努力“周游列国”的情况并不鲜见。按年龄设计和发放补贴,贫困老人不解渴,富裕老人看不上。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大,需求及层次各不相同,建议建设精细化的老年人口信息库,注重供需衔接,重点帮扶困难群体,公共政策应更多地聚焦在各类困难群体上,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雪中送炭”。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